趣味十足的“滿族欻嘎拉哈”,精巧獨特的查干湖魚皮制作技藝,纖毫畢現的彭氏微雕……首屆東北書博會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非遺展區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內,以“閱享非遺”為主題,設立展位15個、小舞臺1個、研學體驗區1個、互動體驗區1個,面積268平方米。通過非遺項目的展示、展演、研學體驗、互動體驗四方面展示吉林非遺風貌。
在非遺展示區,現場游客可賞、可玩、可品、可購,拉近了游客與非遺之間的距離,讓人們現場學習非遺技藝,極大地宣傳了吉林非遺的盛景。
在非遺展演區,可以觀看到我省優秀非遺演出,榮派單弦、長白山民歌、黃龍戲、東北二人轉、京東大鼓等,感受非遺文化魅力。并設有互動體驗項目“滿族欻嘎拉哈”,兩位非遺傳承人全天邀請并教導觀眾參與體驗傳統欻嘎拉哈游戲,讓觀眾在體會閱享之美的同時,體會非遺之趣。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記憶的承載體,展示了一個民族的歷史軌跡,是一個民族千年智慧的結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千古傳承,流轉不歇,作為公共文化符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對傳統文化生命的延續至關重要。本次書博會非遺展示展演活動中,為讓學生和公眾可以更加深入直觀地感受非遺的魅力和活力。非遺展區于17—19日開展研學體驗項目松花石拓印、查干湖魚皮制作技藝、關東泥人張、白氏面塑、繩編,以及互動體驗項目滿族欻嘎拉哈,在展覽的過程中,還邀請了當地的非遺傳承人和手工藝人來到現場,為學生和觀眾進行現場演示和講解。他們負責現場展示和帶領學生體驗非遺制作技藝,并解答問題,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和觀眾群體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遺,也更加珍惜和熱愛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
本次非遺展區,還特別展示了松花石系列展品,既有非遺項目“彭氏微刻”“通化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王氏蟾雕”“刀筆刻字”展示,又包含編磬、九龍硯等松花石精品。
松花硯享有“硯中官窯”的美譽。吉林作為松花石的主產地,礦藏資源十分豐富,經過“石匠”一番雕琢的松花石硯,以其“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的特質,博得歷代文人墨客的贊譽和鐘愛。
這些出自大師之手的佳作,文化底蘊深厚,藝術氣息濃郁。并針對非遺技藝進行多元突破、多維創新,將中國傳統書法、篆刻、微雕、繪畫等藝術與吉林特有的松花石完美結合,將手工藝制作與紀念品、文創產品相結合,讓獨特的硯石語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收并蓄、經典傳承與現代時尚交相輝映,展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流連書博會,品鑒松花石,共赴閱賞非遺之約。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