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在車厘子大棚內忙碌。于天慧 攝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時下,走進白城市洮北區青山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一座座整齊排列的大棚里,車厘子樹郁郁蔥蔥,黑紅色、淺紅色、粉紅色的車厘子掩映在翠綠的枝葉間,一蓬蓬、一簇簇,如珍珠,似瑪瑙,晶瑩剔透、惹人垂涎。
“這里栽種的車厘子,口感好、糖分高、外觀亮,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園區工作人員介紹,“一到成熟季節,每天都會吸引周邊許多地區喜歡吃車厘子的游客入園體驗采摘。”
示范園區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為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務工就業的機會。正在車厘子大棚內忙碌的楊玉文說:“在這上班不僅離家特別近,每月能掙1000元左右的零花錢,還能為自己村上的產業幫幫忙,讓大棚里這些果樹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青山鎮生產村的甜瓜大棚里,黨支部書記杜尚庫正查看著甜瓜的長勢,在甜瓜生長期,他就聯系好了商家,早早為銷售做好準備。杜尚庫作為一名“新農人”,今年3月初,他就和村民栽種了3700顆“齊甜十里香”品種的瓜苗,預計5月末成熟上市。
“棚膜經濟連成片,家家戶戶把錢賺。”現在,杜尚庫的愿望不僅是甜瓜早日順利成熟,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把這份收益可觀的甜瓜產業帶給更多農戶,讓甜瓜成為農戶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近年來,洮北區青山鎮持續強化黨建引領,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棚膜經濟為支柱產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培育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在農業產業化、特色化、規模化上做文章,正逐步探索出一條產業振興、強村富民的新路子。
眼下,正值大棚葡萄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紅星村福園葡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一片碧綠青翠,一串串剛成型的小葡萄鑲嵌在綠葉藤蔓間,在陽光的照耀下透著勃勃生機,甚是喜人。大棚管理人員正搶抓農時,對棚內的葡萄“補充營養”“修剪梳理”,為今年葡萄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自2013年合作社建立以來,合作社栽種葡萄的技術日漸成熟,效益也逐年增加。目前,葡萄大棚已發展到145棟,帶動村上48戶農戶參與種植,合作社的分紅與農戶分成也逐年提高。”紅星村黨支部書記鄭永福介紹,“接下來,我們打算把合作社打造成集產業示范、休閑旅游、農家采摘等于一體的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質量提升、規模擴大、效益倍增,進一步加快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步伐。”
如今,一幅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正在洮北大地徐徐展開。接下來,洮北區將沿著加快培育鄉村全面振興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軌道加速前行,全面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走出一條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洮北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