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發展大會13日在長白山盛大啟幕。
說它盛大,是規模夠大。除了吉林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重點企業和各市(州)、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各縣(市、區)負責同志,還有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有關部委領導,外國駐華使領館、世界旅游組織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代表和其他省份的省領導及文旅部門負責同志,國內旅游組織代表,中國旅游集團、華僑城集團等國內知名旅游企業高管,國內知名旅游專家學者等應邀在70余個會場參會。
說它盛大,是影響夠大。旅發大會上,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正式揭牌,標志著這座中國“東北屋脊”向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邁進一步。大會期間,《大長白山區域旅游發展規劃》《吉林省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旅游發展規劃》與《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發展規劃(修編)》重磅發布,“一山一水一通道”的規劃設計清晰勾勒出吉林文旅產業的筋骨。會議期間,大長白山區域旅游創新發展聯盟宣告成立,39個重大文旅項目成功簽約,簽約總額達315億元。
6月14日,吉林省旅游發展大會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召開。省委書記景俊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共同為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揭牌。
所以有央媒報道稱,吉林省旅發大會吹響了建設旅游強省的集結號。
盛大啟幕,收獲頗豐,讓人在意猶未盡的同時,不由得深思:旅發大會的熱度怎樣才能拉升吉林文旅產業的溫度,一場盛大的旅發大會如何能持續釋放“長尾效應”?
思考之一:跨區域整合聯動,做大文旅產業格局。
旅發大會上,最受矚目的當屬三個規劃的出臺。《大長白山區域旅游發展規劃》精準地將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邊州五地的旅游業緊密串聯成一片生機勃勃的旅游發展版圖;《吉林省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旅游發展規劃》緊緊圍繞打造“國家邊境1號風景道”“世界級旅游走廊”的總體目標,樹立“長白秘境 吉線331”品牌形象,創新提出“以交通為脈絡的旅游走廊生長模式”,重塑大通道“一道一廊”總體空間格局;《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發展規劃(修編)》則提出構建“一核兩極,一廊多節點”的松花江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以長春吉林為“核心”的松花江文旅驅動核、東部大長白山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松嫩鶴鄉國家公園生態旅游的“發展極”,以松花江生態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實現交通、文化、產業、旅游、生態的“五帶”同建。
圖為G331國道琿春段。郎鵬 攝
細細品讀,其背后實則是吉林在布一個“一山兩湖三江四季”的旅游IP矩陣。“一山”,就是以長白山獲評世界地質公園為新起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地標、生態地標、文化地標。“兩湖”,就是擦亮查干湖、松花湖兩個金字招牌,放大查干湖冰湖騰魚、松花湖寒江雪柳等IP價值,增強市場號召力。“三江”,就是激活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承載的自然風韻、邊境風光、民族風情,打造獨具魅力的水上風景廊道。“四季”,就是做好春賞花夏避暑、秋觀紅葉冬玩雪的產品IP,打造凸顯吉林資源特色和獨特魅力的旅游全景。
圖為G331國道琿春段。郎鵬 攝
吉林東中西三大板塊特征鮮明、差異巨大、各具魅力,本身就決定著全省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東部群山巍巍、林海茫茫、虎嘯龍吟,1400公里邊境線風光秀麗、人文薈萃、風情濃郁,是全省冰雪游、邊境游、民俗游的重點區域。中部沃野千里、江河蜿蜒、文脈厚重,繁華時尚的現代都市星羅棋布,恬靜自然的鄉村彰顯關東風情,發展觀光游、休閑游、鄉村游優勢突出。西部天高地廣、草原遼闊、河湖互濟,查干湖、向海、莫莫格鶴舞長空、漁牧興旺,生態游、避暑游、親子游條件得天獨厚。
圖為G331國道沿途風光。長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充分挖掘三大板塊的各自突出特色,精準定位、科學布局、差異建設,構建全省聯動、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大旅游空間格局,吉林大地,必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幾年來,位于松原市的查干湖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堅決做到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在今天的查干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成為現實。本報記者 鄒乃碩 張野 錢文波 石雷 攝
思考之二:升級城市綜合功能,創新游客文旅體驗。
“辦一場會、興一座城。”吉林將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的承辦地落子長白山,既緣于當地的旅游資源優勢,也有全省文旅整體謀篇布局的考量。
為承辦好首屆全省旅發大會,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重點推進長白山高鐵站配套設施工程(交通樞紐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提升、長白山一機游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全面開展鎮區道路改造、園林綠化、亮化提升、線路施劃、棧道修復、湖系清淤、街面整治等工作,基礎設施水平全面提升。
新建設火山溫泉部落二期、泰格嶺山地運動公園(50公里森林徒步綠道)、“金代古街”體驗式購物、長白天地酒店升級、長白山數字會客廳、恩都里休閑度假商旅社區、和潤酒店群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集中體現長白山文旅項目盤活、演藝業態展示、休閑街區建設、智慧旅游場景、民宿集群建設、山地運動發展等成果。
在夏季旅游保障方面,“長白山一機游”服務平臺正式上線,游客便捷度大幅提高。區內餐飲經營主體新增300余家,住宿床位新增1300余張,暑期高鐵列次增至15對。
有關專家表示,從產業角度來看,旅發大會的舉辦是將旅游業作為調節產業結構的關鍵環節,可以有效推動餐飲業、酒店業、交通業等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承辦地城市來說,當地基礎設施完善及城市環境提質讓其真正成為“主客共享”的宜居宜游之城。從文旅消費市場和游客體驗角度來看,旅發大會集中推出一批創新精品旅游項目和產品,極大豐富文旅消費場景,也為游客帶來了更多新體驗。
清明小長假,長白山天氣晴好,春雪爛漫。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相聚長白山,觀天池、賞粉雪,呼吸清新的空氣,探尋深山中的“秘境”,盡享愜意假期。李雨欣 本報記者 孫寰宇 攝
旅游作為一項帶動力強的綜合性產業,舉辦旅發大會也可以直接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全面發展。
當前,一條連接長白山與北京的重要通道——京白高鐵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2025年國慶節前開通,屆時兩地的高鐵車程將由目前的7小時壓縮至4小時內。官方預計,長白山景區接待人數屆時有望達到500萬人次,全域旅游人數達到20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500億元。當地的中期規劃是,到2027年底,長白山力爭實現景區接待人數1000萬人次,全域旅游人數達到3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000億元,初步將長白山建成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思考之三:把好風景講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產品,把好產品做成好“賽道”。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隨著旅游消費升級,人們的旅游需求更加多樣化、個性化,旅游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風景”,而是日益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轉變。
6月13日,經三年打造,大型室內沉浸式文旅演藝IP《粉雪傳奇》在長白山圓滿完成首秀。錢文波 張野 攝
一項面向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發起的調查顯示,選擇旅行目的地時,超過七成的受訪者看重旅游目的地的歷史人文含量,如歷史積淀、傳統文化、風土人情等。從各地實踐來看,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不“復制粘貼”、避免同質化,才能以有活力、有特色的文化產品激發文旅新動能。
6月13日,經三年打造,大型室內沉浸式文旅演藝IP《粉雪傳奇》在長白山圓滿完成首秀。錢文波 張野 攝
可圈可點的是,旅發大會期間,全省首個大型室內沉浸式旅游演藝《粉雪傳奇》迎來首秀。演出將長白山景觀“移”到室內劇場,超夢幻的冰雪世界、超震撼的燈光音效設計、立體3D威亞、沉浸式戲劇表演令觀眾大飽眼福。《粉雪傳奇》是我省在冰雪旅游文化驅動上破題,創新打造吉林冰雪文化IP的匠心之作、精品之作,是一個弘揚地域特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重要文化項目。劇目的推出,填補了我省大型旅游演藝的空白,因此有人說,《粉雪傳奇》的精彩首秀,是向國內外游客遞出了一張新的吉林名片。
6月13日,經三年打造,大型室內沉浸式文旅演藝IP《粉雪傳奇》在長白山圓滿完成首秀。錢文波 張野 攝
吉林歷史底蘊深厚,古老的漁獵文化、游牧文化、農耕文化,與現代的汽車文化、電影文化、生態文化交相輝映。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最關鍵的就是用文化豐富旅游內涵,用旅游兌現文化價值。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承載吉林歷史、彰顯吉林底蘊、體現吉林特色的文化特質、文化內容、文化符號納入旅游線路、融入景區景點,擦亮“古色長白”“紅色抗戰”“白色冰雪”“綠色山川”等特色文化品牌,把吉林的文化、科技、歷史、人文、民俗與旅游融合成極具吸引力的奇思妙景。
吉林要振興,旅游必先行。近幾年,吉林步入上升期、快車道,旅游業功不可沒。去年,全省接待國內游客3.14億人次、增長17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277億元、增長242%,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各個假期旅游市場人氣火爆,保持高速增長,為一季度經濟增速蟬聯全國第1提供了重要助力。未來,吉林要率先實現新突破,潛力也在旅游業。
首屆中國·吉林松花江滑冰馬拉松挑戰賽暨2024年全國全民健身大拜年主會場活動雪谷市集里,紅燈籠、氫氣球、炊煙裊裊的小平房、穿著花棉襖的服務員,讓這里的年味十足,吸引了來往游客打卡拍照。本報記者 石雷 攝
有學者認為,在當前新的文旅消費市場環境下,旅發大會可以成為精品旅游品牌的“孵化器”、優化營商環境的“加速器”、升級城市功能的“助推器”。而撬動大會承辦地乃至一個區域的發展格局,推動招商引資、爭資立項、城市提質、鄉村振興、民生改善、文明創建;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環境優化、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提速——這些,正是旅發大會的“長尾效應”所在,也是我們站在旅發大會精彩收官的新起點,需要持續做好的旅發大會“后半篇文章”。
作者:策劃/于迅來 采寫/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于迅來 潘銳 黃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