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遼市金玉良田稻田文創產業示范園俯瞰。(資料圖片) 張樹明 航拍
第二屆伊通滿族文化旅游季暨“伊鹿高鴿”燒烤美食文化節開幕現場。高鴻 攝
7月12日,第十一屆吉林省市民文化節啟動儀式在四平市英雄廣場舉行。圖為活動第四個板塊——交響音樂會現場。 毛思博 攝
四平道東19號院文化藝術區城市營地。(資料圖片)
鐵東區轉山湖畔葉赫那拉城。(資料圖片) 李剛 航拍
旅游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產業,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綜合帶動作用。
今年以來,四平市委、市政府積極發力,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動適應旅游產業發展形勢,推動文化和旅游實現更廣范圍、更高水平深度融合。市文廣旅局分析梳理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定位、鮮明特色、知名品牌,立足全域、全季、全要素和節慶、賽事,挖掘旅游產業潛質,拉長旅游消費鏈條;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旅游產業“軟件”“硬件”建設,因地制宜創建四平整體品牌,培優做強縣域單個品牌,增強旅游發展核心競爭力;在旅游設施、精品線路、特色品牌、服務效能等方面分工協作、合力攻堅,推出更多人們喜聞樂見的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四平旅游知名度、吸引力,全方位打造文旅新名片。
文化惠民走深走實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7月8日晚,四平市英雄廣場流光溢彩、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多彩夏日 樂享四平”第二屆群眾文化藝術周正式開幕。熱情澎湃的舞蹈、鏗鏘有力的器樂獨奏、飽含東北情懷的歌曲,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活動持續至7月15日,其間有近700名文藝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表演了歌舞、二人轉等7場不同藝術門類的節目,為市民和游客奉上一場場視聽盛宴。今年以來,類似這樣的文化惠民活動,照亮了四平城鄉。
聯動各級文博場館和藝術團體,以春節、勞動節、端午節等節假日為主線,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文藝演出、“吉風吉韻送吉祥”文化惠民演出、“迎春納福”秧歌大賽和“勞動者之歌”冰雪主題油畫展等系列惠民活動;培育伊通滿族自治縣二道鎮石場村農民“村晚”新年民俗品牌,展現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四平農村新風貌;深入社區、廣場、公園、車站、部隊等場所,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惠民演出;持續深耕“小雛鷹”紅色閱讀活動、“好書推薦官”線上閱讀推廣欄目等文化品牌,激發群眾閱讀熱情;“五一”期間,全市博物館延長開館時間,其中四平戰役紀念館夜場游客量居全省之首。今年上半年,四平市完成文化惠民活動306場,送演出下基層63場,受眾近76萬人次,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文化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投資建設市圖書館、博物館、群眾藝術館、美術館、朝鮮族藝術館等,持續推進滑冰館、大劇院等文體場館的排水工程和消防工程外網建設,有效與市海綿工程對接;籌備數字化展館建設工程,推進場館提檔升級;完成“國球進社區、進公園”項目23套室外乒乓球臺的安裝,并對外開放;游泳健身中心項目已完成現場踏查,并簽訂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委托書》。
文物保護傳承不斷加強。落實國家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制定《四平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舉行田野調查啟動儀式,扎實開展“四普”工作;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示活動、“遇見非遺文化 傳承指尖藝術”線上線下展覽、“微光城市—非遺”欄目等社教公益活動,講好四平非遺故事;省級非遺項目鉤針編織技藝,成為東北圖書交易博覽會展示項目。
文旅項目多點開花 特色品牌亮點紛呈
走進梨樹南河公園,只見繁花似錦、湖水蕩漾、綠樹成蔭,親水廣場、休閑沙灘、梨花碼頭、水幕舞臺等休閑娛樂系統錯落分布,男女老少三兩成群,歡聲笑語陣陣傳來。
習習晚風中,在鐵東區葉赫那拉城游覽,五光十色的燈光秀絢麗多彩,特色歌舞表演、葉赫實景劇、傳統滿族婚禮、書畫展等互動場景,配套文創雪糕、文創奶茶等網紅IP,將滿族文化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帶來耳目一新的游樂體驗。
今年以來,四平市以項目為支撐、以特色為品牌,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文旅重點項目建設和文旅特色品牌培育,提升四平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擦亮城市名片。
加快新建續建項目建設。大力推進伊通悅如火山溫泉項目、松斕初景康養項目、黃嶺子水上樂園項目、叢泉湖主題樂園等續建項目建設,其中伊通悅如火山溫泉項目正在進行室內精裝修,預計10月試運營,建成后將填補四平市溫泉旅游市場空白;投資7.2億元新建伊通“新開流文旅休閑數字體驗中心”,目前已入場施工;推進室內滑雪場建設及運營,推動巨展活力城星際N運動潮玩基地、國際休閑垂釣賽事基地和二龍湖影視城等新項目早日落地。
推進旅游產品提檔升級。指導伊通歡欣嶺水庫、鐵西天寶樂園、鐵東云翠谷度假山莊申報4A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四平市烈士陵園申報3A級景區,伊通桃花源休閑中心申報乙級旅游民宿,雙遼百祿村、伊通世外桃源旅游風景區申報丙級旅游民宿,四平玉米主題街區申報省級文旅休閑街區,積極打造7條國家級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力爭獲評。
完善紅色點位設計。利用退役武器,在四平市一江山島戰役紅色紀念園新建國防教育公園,設置陳列56件武器、18個武器簡介牌、9塊大展板、1塊主題標識板,現已完工并對外開放。
豐富冰雪產品供給。2023—2024年雪季,全市共澆筑23個冰場,打造4處大型燈光雪雕、2處冰雕創意景觀、10大冰雪樂園(植物園冰雪大世界、鑫水韻山莊冰雪樂園、雙遼七星湖冰雪新世界等)。葉赫皇家山滑雪場升級魔毯、雪圈項目,并改造雪具大廳;天寶樂園、鯉魚灣灣綜合營地、西湖濕地公園,推出冰雪親子游、冰雪冬令營等產品;雙遼市七星湖公園、梨樹南河公園,推出冰雪文化、賽事聯動產品;植物園、南湖公園,推出雪地摩托、雪地章魚、冰車、拉雪圈等冰雪游樂活動。
旅游業態豐富多彩 節慶活動激情四射
作為2024年雙遼市全域旅游推廣計劃“旅游+”系列活動的特殊單元,6月27日,雙遼市第二屆“進祿趕烤”鄉村啤酒節,在雙山鎮百祿村樂活小鎮火爆開幕。
活動現場炭火熊熊、炊煙裊裊,處處彌漫著孜然與肉味混合的香氣,開啟了暢飲啤酒和品味美食之旅。麻辣小龍蝦、鐵板大魷魚、炭烤海鮮等人氣小吃琳瑯滿目,三五好友圍坐炭爐旁,一口清涼冰爽的啤酒、一口熱氣騰騰的烤肉,盡享煙火人間的暢快。
如今,“旅游+”已成為旅游行業的潮流新寵,越來越多的游客因為一個活動奔赴一座城,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體味文旅活力,感受城市魅力。四平市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以“旅游+”為先導,不斷豐富旅游業態,調整旅游產業結構,讓游客在旅途中“停下來、住一宿”,拓展景區營收內容,推動消費市場成果轉化。
旅游+節賽活動。組織開展2024年元宵焰火晚會、“仁興里”沉浸式文旅街區開街儀式、第二屆伊通滿族文化旅游季暨“伊鹿高鴿”燒烤美食文化節、“稻夢空間”藝術節、“5·19中國旅游日”吉林省分會場活動、2024雙遼鄉村(森林)馬拉松賽、第29屆四平市公路自行車公開賽暨“三省六市”公路自行車邀請賽等113項節賽事活動,吸引游客和市民170多萬人次。
旅游+文藝演出。啟動“跟著演出去旅游”活動,文藝演出陸續走進梨樹南河公園、天寶樂園、雙山鎮樂活小鎮、石嶺鎮臥龍泉屯等景區,為鄉村旅游帶去客流量。“五一”期間,全市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28.55萬人次,營業收入416.8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9.27%、231.06%。
旅游+紅色培訓。市文廣旅局與市委組織部、四平干部學院三方聯合推動紅色培訓跨區域合作,計劃7月末赴赤峰、承德、朝陽等地簽訂紅色培訓合作協議。截至目前,各場館開展黨員干部紅色培訓1026場,培訓黨員干部10.5萬人次,舉辦紅色宣講會、“小雛鷹”紅色閱讀活動等,接待市民游客20余萬人次。
旅游+冰雪。舉辦第五屆四平冰嬉節暨四平市萬名職工冰嬉活動、吉林省大眾速度滑冰賽(四平站)、雙遼市首屆冰雪節、梨樹縣“冰雪嘉年華”等系列體育賽事、文旅活動,開展了冰上龍舟、雪上龍舟、雪地蹴鞠、冰爬犁等豐富多彩的項目,“冷資源”變成了“熱資源”,游客盡情感受冰雪帶來的無限樂趣。
旅游+商務。構建“1+9+N”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全市先后開設了經濟街區(場所)10處,涵蓋美食排檔、帳篷露營、酒吧餐飲、休閑觀光等多個業態。“五一”假期,文旅街區共接待市民、游客75.45萬人次,營業收入2956.3萬元,收到聚人氣、提活力、帶消費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經濟街區累計接待游客284.6萬余人次,實現營業額約7042萬元。
“‘仁興里’有味道、有意思,享受了美食,還看了好多節目,了解了四平的傳統文化,體驗感特別強。”來自遼寧的游客李婷婷興奮地說。
服務監管貼心到位 宣傳推廣釋放效能
隨著旅游漸漸成為日常消費選擇,人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多樣化、有品位的旅游產品,以及便捷周到的服務。四平市把消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傾情提供有溫度的優質文旅服務,打造更加普及、更加普惠、更加便利的旅游,充分發揮旅游業富民利民樂民的積極作用,推動旅游業規模持續擴大、質量不斷提升、綜合效益日益增強。
要素保障顯著提高。鼓勵企業參加“吉大碗”“吉星住”“吉樂購”省級評選行動,提升李連貴熏肉大餅、正紅旗燒鴿子等“吃”的品質,升級雙遼百祿村、寶山村和伊通桃花源休閑中心等“住”的功能,利用電商平臺豐富玉米產品、紅色文創、非遺文創等“購”的供給。市美術館設計的“旗服”“美滿”金屬藝術書簽,獲得“禮遇吉林·創享文旅”文化和旅游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優秀獎。
服務質量穩步提升。今年5月,組織近300名旅行社和景區經營者培訓學習,提高運營水平、完善服務功能,指導經營者探索開發新產品;持續更新“一碼通”數據平臺,實現“一部手機游四平”;印制旅游手繪地圖、旅游手冊和宣傳折頁,讓游客更加直觀地了解四平;開展“放心消費在吉林”活動,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廣泛參與,目前,已收到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單位申報材料121份。
執法監管逐步完善。舉辦四平市文化領域執法人員業務培訓暨行管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培訓大會,共計550人參加;制定《四平市旅游市場秩序綜合治理行動方案》,開展安全檢查,共出動47個檢查小組、223人次,已檢查經營場所521家次;開展應急演練,提高行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有效處理各類接訴即辦單、舉報案件,規范全市文旅行業市場秩序。
隨著哈爾濱旅游的爆火,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紛紛大顯神通,強勢“搶人”,四平市文旅部門也在線上積極宣傳當地文旅特色,吸引網友參與互動,提升關注度,形成良好的宣傳及口碑效應。
去年年末,四平市鐵東區文旅局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連續發布數條關于葉赫那拉城的抖音視頻,瀏覽量均突破10萬大關,最火爆的一條瀏覽量超百萬次,點贊6000余次,讓古色古香的葉赫那拉城重回大眾視野。
今年,四平市推出“冰嬉鳳起之地 品味滿鄉風情”系列圖文、視頻,累計瀏覽量超過1000萬次,其中單條最高瀏覽量達44萬次;“仁興里”沉浸式文旅街區開街期間,聯動縣(市)區發布圖文、視頻共687個,瀏覽量4946萬次;配合葉赫那拉城景區夜場燈光秀活動,全網征集宣傳語,選定的宣傳語作者獲獎金999元,評論區獲得點贊數量最多的網友獲得獎金555元,其他參與者獲得葉赫那拉城夜場門票1張,實現景區大量引流,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87.79%、354.11%;聯動“四平警事”“二龍湖浩哥”等網紅、大V拍攝短視頻,瀏覽量超2000萬次,博主“咱屯張老五”利用快手平臺直播“有滋有味過大年”首場活動,觀看人數超72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