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李銘)仲夏時節漫步通化鄉村,青山環抱間、小院花木深,村民家房前屋后的蔬菜、果樹、綠植競相生長,雞鳴鴨叫不絕于耳……一方小庭院欣欣向榮,村凈、景美、人和的和美鄉村畫卷舒展眼前。
在輝南縣輝發城鎮腰屯村,村民范光華熱情地邀請記者參觀自己的“得意之作”,“可別小瞧了院子里這點小地方,我種的土豆、辣椒、黃瓜、豆角,不僅自己吃著方便,多的還能拿去賣。鼓勵大家發展庭院經濟,縣里給補貼,村里還給發了30只鵝雛,11月份的時候來回收,多好呀?!?/p>
近年來,通化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曾經房前屋后的“閑置地”、道路兩側的“零散地”、空心房整治后的“拆后地”,通過農戶自行管護、各地自主獎補,形成了村村相異、戶戶不同的生態宜居美麗“小田園”。種植的蔬菜、飼養的禽類等,不僅豐富了自家餐桌,更為村民帶來了額外的經濟收益。
截至6月末,全市庭院經濟已落實種植養殖的“方寸地”合計7716畝。
拓展庭院經濟增值增效空間,實現村民自主經營增收,通化市圍繞各地實際需求發展特色種養,讓庭院經濟“百花齊放”。發揮東北農業地域資源優勢,重點發展人參、葡萄、中藥材、藍莓、食用菌、反季節蔬菜等附加值高的特色經濟作物。
柳河縣積極引導脫貧群眾發展無公害果蔬、葫蘆條、桑蠶、蜜蜂種植養殖。輝南縣組織脫貧戶參與肉鵝養殖、中草藥種植、甜玉米種植等相關產業,其中肉鵝養殖2.5萬余只,并持續跟蹤鵝雛養殖情況、傳授養殖技術,幫助村民提高養殖能力,掌握一技之長。
“現在政策好,在自家院子里養蜜蜂還有補貼,靠這個增收一點不成問題?!逼饺绽?,柳河縣涼水河子鎮涼西村村民楊金鋼還會向周邊有意愿養殖蜜蜂的村民傳授經驗,希望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一份自己的“甜蜜”力量。
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推窗見綠、抬頭賞景、出門聞香、院中致富”已成為通化鄉村方寸庭院的標配,不僅扮靚村莊顏值,更富了村民口袋,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