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上歐洲大陸,第一來到浪漫之都巴黎。
在出發前的兩周里,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親朋之間,總是能聽到這樣一句話“還沒出發啊,什么時候走???”真的來到巴黎,見到好多熟悉的媒體同行又總能聽到這樣的話“這回我們在巴黎相遇了?!币驗樵缭诖饲暗娜\會、亞運會等賽會分別之時彼此都會說“我們巴黎見。”
飛機降落戴高樂國際機場的那一刻,確實是倍感親切,因為現場不僅有許多工作人員給大家指引,同時機場的很多指示牌上也有中文信息。但出了機場等侯大巴車的這段時間是真的“崩潰”,車隔時間長到離譜,又是清晨時分,天氣陰涼,凍得瑟瑟發抖。
講實話,初見巴黎,也就那么回事吧,巴黎的第一印象并沒有出發前想象中的華麗璀璨。浪漫之都給我的感覺并不浪漫,反倒是早晚陰冷的天氣給我了一記下馬威,這里早晚不到20度的溫度,讓我對空調的思念瞬間被遺忘。卸下背包的那一刻,衣服背后干濕各半。一句話總結巴黎的溫度就是早晚冰冰涼,中午嗷嗷熱。
漫步巴黎街頭,嗅到的味道也格外印象深刻,這里到處都能聞到糕點的甜香氣,要么就是各類香水的味道,聞久了還真有點“鬧挺”。再有就是經過近1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過后,根本沒有時間倒時差,去新聞中心找“組織”,到酒店辦理入住,了解媒體班車乘降點,還有各種技術上的掃碼通關,忙得“頭暈眼花”。
再說說巴黎奧運會主新聞中心(MPC)吧,因為這里是記者剛到巴黎去的最多的地方。主新聞中心有些簡陋,不過設施還算齊全,說好聽點是低碳環保,難聽點就是小氣寒酸。本想來到主新聞中心做一期媒體包開包的視頻素材,但沒想到人家根本就沒給媒體準備媒體包,這是我采訪過去5屆奧運會從未有過的“驚訝”。
更令人詫異的是,主媒體中心竟然設立在一個大型的購物商場內,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與中國6小時的時差,奧運會開幕后這里一定會看到不少中國媒體在凌晨奮筆疾書趕稿,很多媒體人甚至可能住在媒體中心過夜,這樣的環境實在難以想象。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僅給運動員提供了一個最高級別的競技舞臺,同時也給媒體提供了一個施展的空間。但來了之后感覺一切都不是很舒服的樣子,從交通、到飲食、到語言溝通,到工作環境都很不適應,總之一言難盡。
或許是剛到的原因,還沒有完全適應巴黎奧運會的節奏和生活氛圍,可能隨著奧運會的開幕,更多精彩賽事等待我去見證,更多歷史文化等待我去感受,更多風土人情等待我去體會,感覺可能會逐漸升溫,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