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掌子村位于白山市渾江區紅土崖鎮東北部,是連接白山市市區至紅土崖鎮和三道溝鎮的主要通道,這里獨具特色的餐飲業吸引了眾多游客。近年來,簸箕掌子村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打造區域內“關東飲食文化第一村”。
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干凈整潔的衛生環境是發展旅游產業十分重要的條件。簸箕掌子村對全村進行統一規劃,在保留原有優勢特色的基礎上,對“三小五堆”等統一拆除,統一鋪設瀝青路,建造文化廣場、涼亭、停車場等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設置宣傳文化長廊,并修繕河堤,全面清理河流中的垃圾、枯枝雜草等。
起初,村民得知要清理自家的柴火堆,很多人不理解、不配合,于是村干部以身作則,帶頭進行清理。簸箕掌子村黨支部書記李桂發說:“為了清理亂堆亂放、合理規劃公共用地,我們村干部不僅帶頭清理‘臟、亂、差’,還要與村民積極協調溝通,尋找解決辦法,促進村民思想上的轉變和習慣上的改善,以移風易俗促進文化村建設?!?/p>
一樁樁一件件一處處的努力,讓簸箕掌子村人居環境逐漸向好,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也有了顯著提升,大家關注的不再僅僅是自家的變化,更多的是對村里改造提升的配合?!拔覀兇暹@幾年變化非常大,原來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安裝了新路燈,還修建了活動廣場。村里增加了很多垃圾桶,定點有人打掃,現在路面上幾乎看不到一片垃圾。村里環境好,大家的心情也好,鄰里關系都更和諧了。”村民李桂德自豪地說。
“移風易俗好,勤儉節約傳家寶,迷信浪費要破除,紅白喜事從儉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簸箕掌子村通過加大對移風易俗的宣傳,推動村民樹立文明理念,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和封建迷信,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為建設和打造關東飲食文化村打下了良好鄉風文明基礎。
簸箕掌子村多次與餐飲業經營者溝通協調,由村里出資將村內飯店牌匾統一更換,打造風格統一、樣式更具關東特色的新牌匾。劉曉明在簸箕掌子村開了一家飯店,她是村里點滴變化的見證者。她說:“我們村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美了,來就餐的人也更多了,作為經營者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今后,我們將借助村里建設的契機,突出經營特色,擴大知名度,接待更多慕名而來的游客?!?/p>
如今漫步在依山傍水的簸箕掌子村,目之所及,房屋錯落有致、黃墻紅瓦、如詩如畫,文明新風讓這個具有關東特色的美麗鄉村一派生機盎然。村民張玉焱告訴記者:“如今我們村就算農閑也沒有賭博的人了,大家忙著經營農家樂、攤煎餅、采山貨,來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于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