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水稻……在長春農博園占地3000平方米的吉林省農科院高新技術成果展示區,集中展示了40多個品種。其中包括大豆、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豆角、蘆筍等經濟作物及谷子、綠豆、高粱等糧食作物,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吉雜谷5號”是吉林省農科院選育的雜交谷子品種。“該品種具有單產高、穩定性好等特點,兩年在10個試點試種全部增產。”吉林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偉龍對記者說。這個品種選育的成功填補了我省雜交谷子的空白。
打好“育”字牌,念好“繁”字經。吉林省農科院作為吉林省農業科技領軍者,一直致力于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借助長春農博會這一現代農業展示窗口,吉林省農科院成立專班組織科研人員按品種、地塊輪流值守,向廣大農民朋友、市民朋友展示推介吉林省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據吉林省農科院長春農博園展區負責人楊祺介紹,本屆長春農博會展示了10個明星大豆品種,每天前來咨詢的農民基本維持1000人左右。
良種良法相結合,高產增收有良方。吉林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帶來的3項科研成果,玉米寬窄行交替休閑種植技術、半干旱區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土壤核心肥力快速提升產品同樣深受農民朋友們的追捧。
半干旱區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半干旱區增產幅度達3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節水節肥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已成為吉林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的主體支撐技術。
記者從吉林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鄭金玉口中了解到,農科院通過幾項技術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地力培育和高產栽培的有機統一,實現良田、良種、良法相結合,對助力于吉林省大面積單產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實物展示、專家講解……吉林省農科院還帶來了吉香梨、寒紅梨等水果品種及彩葉玉簪、圓錐繡球等花卉品種。如果你想了解這些新品種的獨特優勢和種植技術,歡迎走進長春農博園,去感受農業科技的魅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杜鵑 吉林日報記者 畢瑋琳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