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第三屆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上,公布了第四屆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名單,全國僅評選出60個。吉林日報彩練新聞《翠花走千村——黨報賦能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榮列其中,這是東北三省唯一獲獎案例。
在中國報業創新發展大會分組討論環節,圍繞“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主題,吉林日報社社長、總編輯于迅來以“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吉報實踐”為題發言,向全國媒體同仁特別推介了“翠花走千村——吉報采擷翠花之萃,種好服務鄉村振興試驗田”的故事,從集中宣傳有熱度、組織活動有密度、雙向奔赴有溫度、吸引人才有厚度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大會期間,2024年中國報業創新發展案例展同步展出,全國報業大咖云集,《翠花走千村》欄目精彩亮相。
精美的關東滿族剪紙、栩栩如生的蛋雕、帶有“翠花走千村”標志的草編工藝品,身著東北“翠花”服飾的吉報記者……吉林日報《翠花走千村——黨報賦能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案例展位,獨具鄉土氣息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翠花走千村》欄目是吉林日報彩練新聞客戶端的品牌欄目,以“走千村、訪萬戶、解民憂、助民富”為宗旨,發揮黨媒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已采訪報道我省260多個村,舉辦“走向鄉村振興”系列活動18站,成為吉林農民田間地頭、屋里炕頭的熱門話題。
現場正在播放的翠花宣傳片,全方位展示了欄目成長的全過程,吸引了眾多觀展者駐足。
“‘翠花’這個IP真是太有創意了,讓人聽著就很東北,希望以后有機會和翠花一起走千村,感受你們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個助力鄉村振興的模式很好,很有借鑒意義,期待咱們在媒體深度融合方面能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來自全國各地的報業精英紛紛來到《翠花走千村》展位,積極交流經驗,分享創新發展成果,通過發揮各媒體豐富的資源優勢,不斷推進報業創新發展。
“圈粉”的不僅有《翠花走千村》的運營服務模式,欄目組帶來參展的翠花文創產品也同樣得到了大家的青睞。
“小小蛋殼又薄又脆,一碰即碎,能把大眾喜聞樂見的圖案雕琢于蛋殼之上,變成了具有觀賞及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實屬不易!”
“這是我們吉林民間手工藝創作者的杰作,上面雕刻了‘五朵金花’的頭像,長白山天池、查干湖、東豐梅花鹿、長白山人參等,不僅展示了吉林的特色資源,還體現了吉林手藝人那份專注堅守、精益求精的精神。”“翠花”熱情地向觀展者介紹。
“這個小筐是用什么做的?”
“這是草編工藝,主要原材料是農作物秸稈、玉米皮等純天然環保材料。吉林是農業大省,各類雜草、玉米苞葉以及稻草等農作物秸稈資源極為豐富,為發展草編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點草成金”,變廢為寶。在這一編一織中,不僅演繹著匠人們最美好的指尖芳華,他們還用自己的巧手編織出一條致富之路。
翠花也如同這些匠人們一樣,用心血和汗水,澆開鄉村振興的“幸福之花”。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 馬寧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