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婷 張添奧)9月6日,在位于吉林經濟開發區內九興路以南、經開大街以東、龍興路以西的一處施工現場,記者看到10多座塔吊同時作業,長長的“臂膀”靈活移動,將沉重的建材吊起,再精準地放到指定位置;場地內的鉤機也不閑著,用尖銳的“爪子”在土石間穿梭、挖掘、裝載;還有卡車往返于工地與材料供應點之間,繁忙而有序……這就是正在加緊施工的吉林化纖年產5萬噸生物質新型人造絲項目。
該項目是吉林化纖集團人造絲優化升級的重要項目,于今年5月17日正式啟動。項目負責人李奎說,目前看到的是一期3.5萬噸生物質新型人造絲項目。現在,它的紡絲車間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墻體砌筑完成80%;紡絲機基礎防腐施工正在進行,酸站車間主體完成了80%,排氣塔主體結構完成,室外桁架基礎施工完成60%。
吉林化纖的人造絲發展已有40年的歷史,是全球紡織行業中優質的人造絲供應商,產品50%以上出口日本、韓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
李奎告訴記者,公司在原有人造絲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通過自主研發,采用綠色可降解生物基原料,且逐漸使用綠電進行清潔生產,實現生產過程污染零排放,有效促進了產業升級。
據介紹,正在建設的年產5萬噸生物質新型人造絲項目一期預計2025年底竣工投產,2026年全部建成。屆時,吉林化纖的人造絲產能將突破14萬噸,進一步鞏固集團公司在全球人造絲行業的龍頭地位,也將為企業突破400億產值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