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有這樣一位教師,用三十余載的堅守與奉獻,詮釋了“師者如光,微以致遠”的深刻內涵。
她,就是潘智群。
2023年,她獲得教育部頒發的首屆國家通用語言文學推廣普及先進個人;2018年、2022年,她兩次獲得省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她還參與過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參、練習冊的編寫,同時還是該教材2024版的審讀教師。
潘智群說:“因為自己喜歡孩子,所以從事教師職業,也更熱愛教育事業。被學生真心喜愛,是我從教路上最大的滿足。”當了16年的班主任,她始終是孩子們的大朋友、家長的知心人。她曾獲得學校首屆“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十大魅力教師;她的綠色班集體建設多次在會議上交流,培養了一批批陽光、自信、虛心好學的學生。
潘智群34歲時,獲得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隨后,北京、廣州、深圳有4所學校為她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但她毫不猶豫地選擇留在家鄉。她表示:“留在培養我一路成長的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我真心愿意在這片教育沃土上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02年起,她作為吉林市第二批“全天候”優秀任課教師,全天候敞開教室大門迎接同事聽課,這讓她的每一節課都是公開課,她也把壓力變為動力,教學水平不斷提升。2009年,在洛陽舉辦的萬人觀摩課上,潘智群作為我省唯一教師代表,執教《面積單位》,在全國小學數學教學最高賽事中獲得一等獎。
在常年的授課實踐中,她發現“面積單位”本身的抽象性,導致一些孩子出現認知阻礙。為此她通過潛心鉆研,與優秀教師交流,并結合兒童心理特點,最終提出新穎獨特的“面積單位”教學法,通過實踐推廣,得到全校師生的高度評價。
2020年,學校的線下教學轉為線上微課,教學工作面臨挑戰。作為微課制作負責人,潘智群帶領3個校區,迅速組隊并帶領團隊完成了16周1426節微課,解決了全市17萬小學生線上學習的難題。她回憶,那段日子,記不清寫了多少材料,打了多少電話,改了多少教案,“當第一周的全學科課程完成時,我們都哭了。”
在教學道路上,潘智群曾擔任過班主任、數學教師、學年主任、教導處副主任等多個職務。在中層管理崗位上,她一人承擔辦公室、人事等8項工作。她還在全國文明單位創建等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務,使學校成為全市教育系統的樣板。
如今,身為主管教學業務的副校長,她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工作,設計并實施“青培工程”;深化學校“活動式”教學研究和“小課題”研究;她還通過多種渠道幫助教師快速成長。在她的帶領下,學校的教研工作成效顯著。
談起對教育的熱愛,潘智群說:“回首從教30多年,我就像一部擰緊發條的機器,不停運轉著。”因病需要手術,她就等到假期做,開學又準時返回工作崗位。醫生要求她定期換藥,她就躲進衛生間自己換藥;醫生要求靜養,她卻帶著厚厚的繃帶堅持上班。領導和同事擔心她,說她傻,她一邊笑一邊心里想:“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那就讓我全身心地當好這個無怨無悔的‘傻人’吧。”
潘智群就是以她的這份熱愛和執著扎根教育沃土、默默付出,她說:“我愿做一束微光,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婷 姜岸松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