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綠色食品工程研究院研發人員正在發酵黑參技術攻關的工作中。(資料圖片)
南關區兌現區級科技獎補資金669萬元。(資料圖片)
幸??苿摦a業園效果圖。(資料圖片)
春去秋來,深耕細作。
今年以來,長春市南關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植“創新驅動”之種,開出“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之花,各項工作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政策磁力盡顯
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攻克技術壁壘,不斷推出高質量、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才能永立時代潮頭。”吉林大觀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朋說。企業研發的菌根真菌接種劑,活性高、接種能力強。該菌劑可促進植物吸收利用土壤養分和水分、增強植物的抗病抗逆性、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并改良土壤。主要應用于吉林省西部鹽堿草地治理工程、玉米農田化肥減量示范田建設以及吉林省向海保護區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建設項目中。
科技創新已然成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睂崿F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雖有千條萬條,但創新驅動是繞不開的必經之路。南關區的決策者們深深明白這一點。
為深入推進科技創新走深走實。南關區成立科技創新委員會,推動創新資源高效統籌、工作力量一體布局,形成科技創新全區“一盤棋”。
圍繞科創產業,南關區落實“鏈長+專班+協會”及“雙科”聯動工作機制,圍繞研發投入、成果轉化、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等環節,修改完善相關科技政策,激發科技企業、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
南關區針對科技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載體建設、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人才引進激勵等方面拋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已兌現區級培育創新型企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創新創業載體發展等科技獎補資金669萬元,進一步破解企業在創新、轉型升級時的資金制約,激發企業創新動能,助力企業更大范圍、更深程度參與創新。
隨著科技創新政策不斷完善,政策“磁力”效應凸顯。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在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創新創業活力充分迸發。
建設創新平臺
創新實力顯著提升
如果說,科技創新工作是一棵茁壯向上的大樹,那么創新平臺的建設,就是這棵大樹所立足的堅實土地。
研發并轉化了低黃曲霉毒素朝鮮族傳統黃豆醬工藝,研發并轉化了最新的方便米飯產品……坐落在南關區的吉林省綠色食品工程研究院,在完成多項國家、省級重點項目謀劃與開發的同時,省綠院積極聯手食品工業生產企業,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深度合作,完成了多項成果的轉化。
科技成果不僅體現在數據上,一項項榮譽,浸潤著科技戰線工作者的心血與汗水。
搭平臺促合作便企。南關區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深化與中科院長春分院科技合作,積極與吉林大學、長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省內高校進行對接,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健全“企業出題、高校解題”工作制度,利用“長春科創一網通”和長春科技大市場,征集企業需求50余條,收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0余個,多舉措促進成果本地轉化。
全方面多維度助企。南關區聯合長春科技大市場在東北電力設計院等5家企業設立服務工作站,派駐專人駐點開展成果轉化、技術交易登記備案服務,為企業提供業務支持,助力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聯合中科院長春分院舉辦創新創業講堂、技術交流會等活動,開展科技成果路演3項,參與企業160余家、200余人次。
全鏈條多梯度育企。南關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完善科創企業培育庫,全力推進創新主體梯次培育,支持有能力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參與“揭榜掛帥”,充分發揮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組織開展吉林省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60戶企業參加政策培訓會,79戶企業提交申報材料,全區現有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3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20家。
一項項舉措、一筆筆資金,南關區科技創新之花燦爛綻放。
成果量質齊升
科創資源不斷聚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萍紕撔鹿ぷ魇且粋€龐大而又涉及到社會運轉方方面面的重要命題,為了交出滿意的答卷,南關區從多方面銳意進取,積極求索。
發力打通“需求端”。南關區發揮科教資源豐富優勢,從企業需求端凝練合作共識,建立“院(校)科技供給——地方技術需求”精準對接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網絡,深入企業調研關鍵核心技術,常態化動態更新企業創新技術需求,全力從“供給端”提升源頭供給能力,從“需求端”提升引領承接能力,從“服務端”提升轉移轉化能力,從“保障端”提升政策支持能力,推進各類科技創新主體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協同合作,促進科研成果、技術、資金、人才等優質創新要素的集聚,提高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效率。
著力暢通“服務網”。南關區聯合中科院長春分院共同舉辦“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做優創新生態 智引科創未來’主題活動”,組織開展系列特色大講堂、科技創新政策宣講等科普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500余份,宣傳品3000余件。組織開展服務企業季、“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等活動,強化服務企業能力,以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全力聯通“甲乙方”。南關區強化政策引導、深化校企合作、拓寬引才渠道、做優人才服務,形成崇尚科技創新、尊重科技創新的良好氛圍,構建引才聚才“強磁場”,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人才持續開展研發和產業化工作。持續開展好“產業教授”“科創專員”“科研助理”推薦遴選活動,更好地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全方位激活“人才引擎”的澎湃動力,全區現有市級“產業教授”1人,省級“科創專員”22人,累計開發科研助理崗位105個。
如今,在科技創新的沃土上,南關區蓬勃向上。
長春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發展中始終堅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先后完成60余項科研項目,其中省級科技項目立項13項,獲得軟件著作權和發明專利40余項,發布地方標準10項。于2016年掛牌新三板并進入創新層,2023年榮獲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吉林省優秀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幸??苿摦a業園現已完成整棟樓的水電改造、地熱鋪設、硬隔離等基礎工作,正在進行中央空調初裝等工作。目前已通過招投標程序,選聘杭州友驛科創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園區運營,現有醫藥健康、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7個優質項目通過前期專家論證,擬入駐產業園區。
6家省級以上孵化平臺,正按照更高層次的孵化平臺標準進行規范建設、提升孵化服務能力,推動升級改造。協助弘繼安防信息產業園、玖壹咖啡等新孵化載體加快建設,弘繼安防信息產業園從去年10月份建園以來已入駐企業57家,預計年底產值可突破1.5億元。
藥物研發評價研究中心(GLP)項目,將落位永春現代生物醫藥城起步區,打造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藥品實驗、教學培訓、企業孵化等教研創產一體的綜合生物醫藥中心。
回看成績,南關區科技創新工作成績斐然;展望未來,南關區頭腦冷靜,思路清晰。
緊接著,南關區科技創新工作將繼續圍繞年初謀定的“12141”思路扎實推進,“圍繞1個中心”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中心;“打造2個平臺”,南關區幸??苿摦a業園——科技成果轉化與企業孵化平臺、長春科技大市場南關分市場——科創服務平臺;“探索1個機制”,基金引投工作機制;“完善4項舉措”,培育經營主體、聯動創新資源、促進院(校)地合作,做優創新生態;“實現1個目標”,到2025年科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8億元。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在前瞻設計中把握走向,在運籌推進中彰顯擔當。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南關區正大步向前。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柳青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