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走千村欄目記者走進大學課堂。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省推進人才留吉就業創業的火熱氛圍中,《翠花走千村》欄目走進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等高校,與數百名師生面對面交流,探索媒體融合背景下全媒體人才的培養模式。
當前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最缺乏的資源就是全媒體人才,想要當好一名記者,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既要提筆能寫、看稿能編,又要對鏡能講、舉機能拍。《翠花走千村》欄目組記者從欄目的定位、新聞選題與策劃、活動策劃執行、“翠花班”網紅IP打造等方面,解析黨報賦能鄉村振興新媒體欄目的成長路徑。
課堂上,還為學生們現場展示吉報“翠花班”原創說唱和展覽長卷,精彩的創意、接地氣的作詞、朗朗上口的節奏,引得現場陣陣掌聲。7米長的長卷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移動展覽館,上面記錄了欄目從無到有的變化,巧妙的設計與策劃,吸引大家紛紛拍照。
從田間地頭到大學課堂,《翠花走千村》欄目在發展的過程中,一路走一路思考,組建了“翠花走千村助力鄉村振興聯合體”,做好媒體發布平臺、黨政支持平臺、社會組織平臺、專家智庫平臺、涉農企業平臺、人才基地平臺、新農人代表平臺等“10+”資源鏈接。其中人才基地平臺利用全省高校傳媒學院,發揮專業人才優勢,提升大學生熱愛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情懷和能力,為鄉村振興建設儲備青年人才隊伍。
不僅如此,欄目組還相繼走進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走進吉林省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農發集團等知名農企,感受我省農業發展的新成果、新變化,推介助力鄉村振興公益項目,為吉林建設農業強省貢獻媒體力量。
群眾的意愿在哪里,黨報的脈動就傳導到哪里;群眾的呼聲在哪里,黨報的觸角就伸到哪里。《翠花走千村》欄目把新聞報道的觸角延伸到了田間地頭、村民炕頭,火了本土優質農產品,暖了村民的心頭,以全媒體傳播之力,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