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天高云闊。在長春市人民政府機關第二幼兒園,歡樂的笑聲隨清爽的秋風飄蕩回響。園長張馨予每天都會在幼兒自由活動時間,看看孩子們的笑臉,與他們打招呼、說說話,并通過詢問老師工作情況,關注幼兒在園狀態。
40年來,懷揣著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熱忱,從青年教師到長春市優秀教師、省級骨干園長、省特級教師,獲得了無數榮譽,這是張馨予踐行教育家精神,積極投身于教育實踐,探索學前教育創新發展之路的見證。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且鮮活的生命個體,有無限可能的未來。”作為幼兒教師,尊重幼兒主體地位,打造充滿童趣、適合每個幼兒的教育樂園,是張馨予的目標。
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是學前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階段的重要標志。”張馨予說,為了豐富幼兒的游戲材料,讓組合靈活的課程資源更加適應幼兒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需要,她帶領團隊創設了“班級—共享空間小循環、班級—材料超市大循環”資源雙循環模式和“教師、幼兒、資源庫”三維交互模式,重構幼兒園環境和游戲內容,促進了幼兒在開放、互動的環境中學習。
學前教育,向前延伸至家庭,向后延伸至小學。“因此,幼兒教育是全面的、啟蒙的,要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基。”張馨予說,新時期,在學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重視的新形勢下,提升課程質量成為幼兒園的課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于是,她帶領團隊創新發展教育理念,探索幼兒成長的新路徑,將市二園打造成為教育部園長培訓中心選定的首批十家教育實踐基地之一。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張馨予看來,她還要盡自己所能,帶動省內更多幼兒園共同進步。作為省杰出園長,她的授課對象從幼兒變成了幼教、園長、行政干部,內容涵蓋了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她組建了五級科研管理網絡,建立“一領—二帶—三位—四度”的科研機制,聚焦教育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開展12項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構建的“雙輪驅動”課程模式獲吉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篇論文獲得國家級獎勵;公開出版6部著作;12篇論文在核心刊物發表,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她運用“金字塔人才培養模式”對教師進行全覆蓋、分層次培養,塑造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培養出1名全國最美教師、4位專家型園長、9位省級名師。
未來,張馨予的教學經驗將依托“教育家型園長發展共同體”“杰出園長工作室”“大園區”等項目廣泛傳播推廣,憑借“研究—試點—推廣”的成果輻射路徑,形成在各級各類教育培訓平臺長期推廣的機制,面向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近萬名園長和教師授課,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提升作出貢獻。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鄭玉鑫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