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強音。
作為我省唯一一所體育類高等院校,吉林體育學院如何找準進一步深化改革重點?怎樣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特色高水平應用型體育大學建設?日前,記者專訪了吉林體育學院校長邵桂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綱領。其中對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全面部署,為高等院校的未來發展錨定了新方向。”邵桂華指出,學校將堅持以全會精神為遵循,深入學習領會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加強黨對學校事業改革發展的全面領導,全面深化學校在管理體制機制、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方面的改革創新。
吉林體育學院在過去6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培養了奧運會冠軍武大靖、宮金杰等數萬名優秀體育人才,為國家和我省體育事業作出了顯著貢獻。2015年,學校按照教育部“引導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戰略布局,主動調整辦學定位,積極優化學科專業,設立“運動健康技術學院”,開啟應用型轉型發展道路,創造性提出了“把專業辦在運動健康服務業產業鏈上,實現一所高校推動一個行業發展”的建設目標,在全國體育院校中率先實現了“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全人才鏈培養,被譽為“體育院校轉型發展的風向標”。經過多年努力,學校現在是全國文明單位、吉林省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項目高校。
“全會的召開,更堅定了我們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推進體育類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決心。” 談及學校未來的改革重點時,邵桂華指出,學校將進一步凝練辦學定位,堅持“應用為本、協作為基、特色為先、服務為導”的辦學思路;圍繞多元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靈活性的校政企協作機制、多維度的實踐教學支撐、嵌入式的社會服務方式、獨有性的特色創新意識等五大“著力點”,錨定特色高水平應用型體育大學的根本目標,將學校辦學與地方經濟發展對接,專業設計與區域主導產業對接,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對接,人才培養規格與工作崗位標準對接,協同推動學科建設、育人模式、管理體系、保障機制等方面改革創新,培養符合行業需求的高素質體育人才。
邵桂華強調,提高落實能力是推進全會精神轉化的關鍵。學校將加強思想引領,深入實施“黨建引領計劃”,加強黨對學校事業改革發展的全面領導,結合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強化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提高黨員干部和教職工的政治素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將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獎勵激勵機制等改革,創新方式方法,打造一支強有力的、能推進學校事業深化改革的人才隊伍;繼續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拓展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更多優秀的冰雪人才,同時發揮學校人才智力資源,全力打造集冰雪訓練診斷、冰雪文化研究、冰雪產業分析、冰雪運動防護與冰雪運動營養保障于一體的冰雪體育研究院。
邵桂華表示,學校將理論聯系實際,將全會精神與學校校情和我省省情結合起來,特別是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經濟,吉林要做好雪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緊扣我省大力發展冰雪產業的時代脈搏,突出冰雪特色,有效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資源,奮力開拓體育類應用型大學建設新局面,為建設體育強國,助力我省冰雪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張添怡 實習生 范洋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