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旅游人數持續攀升,屢創新高。 孫寰宇 攝
長白美人松。 于長馨 攝
長白山管委會大力推動“旅游+體育”融合發展。 李德福 攝
近年來長白山冬季漂流深受游客喜愛。 李少元 攝
長白山是我國滑雪勝地。 李德福 攝
長白山是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周凱 攝
長白山美景惹人醉。 李德福 攝
寫在前面
在長白山,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
作為中國東北的旅游名片,長白山旅游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依托長白山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持續創新旅游產品和提升服務質量,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致力于將這片神圣的自然凈土打造為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隨著吉林省旅游發展大會的推動以及長白山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長白山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長白山的旅游事業正邁向新的高峰。
眼下,長白山的旅游產品日益豐富多元。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觀是長白山的核心資源,春夏的天池、瀑布、森林令游客流連忘返,而冬日的滑雪場更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無論是步行穿越森林,還是乘坐觀光車俯瞰長白山的宏偉景象,管委會為游客提供了高效、舒適的出行體驗。同時,依托長白山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溫泉度假旅游成為新的亮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放松身心,享受這一方天然的康養勝地。
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管委會深入挖掘滿族文化和歷史底蘊。游客在欣賞壯美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能體驗長白山特有的文化內涵。通過舉辦各種民俗節慶活動和展示地方傳統工藝,長白山的旅游形象不再僅限于自然美景,而是逐漸形成了自然與文化并重的全方位體驗。
為了實現長白山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管委會積極推動旅游業態的多元化發展。除傳統的觀光旅游之外,度假、康養、戶外運動等新興業態迅速發展壯大。大力發展康養旅游,打造出一系列溫泉度假村和高端健康養生項目,長白山逐漸成為國內外游客追捧的康養勝地;不斷拓展戶外運動項目,推出了如山地自行車、森林徒步等多樣化體驗,讓長白山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理想目的地。
展望未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將繼續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理念,推動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全力實施好“12510”發展戰略,加快長白山向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邁進。
巍巍長白,大美無疆。三江秀水,元氣浩蕩。
今年長白山旅游業態持續向好,優渥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游業態、良好的休閑體驗,贏得了海內外游客的口碑。
“長白山生態環境好,旅游設施齊全,服務也非常到位,我們一家都覺得不虛此行!”江蘇游客李紅霞對長白山嘖嘖稱贊。
“避暑度假我都會選擇長白山,這里非常獨特,是生態天堂,也是文化勝地……”北京游客李想不吝溢美之詞。
“我是沈陽人,遼吉兩省很近,每年我都要來一次。我特稀罕這里的環境,空氣好、景色也好,讓人特別放松。”談到長白山,楊海寧滔滔不絕。
……
今年,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以獲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和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多措并舉,持續發力,充分釋放文旅產業新動能,深受各地游客“點贊”好評,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步伐愈顯鏗鏘!
看山 觀水
玩盡興
莽莽林海綠意無限,一池天水懸掛天間。
作為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東北三江源”,天池——這個中國最大的火山湖,被十六座山峰托舉在2000多米的高空。神秘的天池吸引著海內外的游客源源不斷地來到這里,一睹這曠世奇景。
長白山是吉林省的地標和“名片”,這奇美景色亦是天賜給長白山人的“金飯碗”。擦亮這張吉林“名片”是使命和擔當,而提高這“金飯碗”的含金量,對長白山人來說更是義不容辭。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建區以來,經過全區上下多年的不懈奮斗,長白山的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景區旅游人數較建之初增長近200萬人次,獲評國際T20旅游名鎮,并獲世界地質公園等多項殊榮。
“這里環境好,能玩的東西也比以前多了。”長春游客王亮對長白山十分熟悉,他覺得這兩年長白山“升級提檔”成效相當明顯。“以前我們來長白山池北區,就想著趕緊上山,到景區看看天池就走了,當時哪有這么多游玩項目。”
十多年前,長白山管委會所在地——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還是一個普通的山溝小鎮。環境好是好,但基礎設施太差,用當地人的話說,鎮子簡陋到“一把瓜子磕到頭”,像樣的賓館飯店都沒幾個,根本談不上高質量服務和豐富業態,離世界旅游目的地差了“十萬八千里”。
“蝶變”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池北區早已不是那個簡陋的景區“中轉站”和游客集散地。如今,這里綠意融融、水秀城美、干凈整潔、設施齊全、業態豐富……這座小鎮本身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它與長白山景區遙相呼應,已經成為來長白山游玩的必到、必游、必玩之地了。
尤其近兩年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打造了“云頂市集”“雪絨花”咖啡營地,云上長白低空旅游飛行營地等沉浸式文旅消費新場景,極大滿足了游客們的多種需求,優化了游玩體驗。
“云頂市集”已運營兩年,各種小吃、文創商品、別具匠心的場景設計與演藝活動,讓這里成為游客夜晚游玩消費的好去處。
“雪絨花音樂生活館”及咖啡營地等周邊配套場景,背靠堿水河濕地公園,創意前衛、設施高端、消費平民化的體驗,讓這里成為游客們喜愛的去處。
走在熱鬧時尚的長白萬巷,只見咖啡廳、酒吧、特色餐廳、俄貨館應有盡有,涵蓋吃、住、行、游、購、娛6個方面;文藝氣息濃厚的美松集,則把美人松的自然之美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文之美有機融合,讓各地游客流連忘返;“稻米”驛站及“稻米”相關元素在長白山俯拾即是,知名小說的文創IP在這里綻放出熠熠光彩……
為了讓游客玩得盡興、吃得痛快、住得舒適,今年以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餐飲經營主體新增300余家,住宿床位新增1300余張,服務業態的不斷豐富,不僅滿足了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更帶動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
游好 玩爽
心氣順
截至8月31日,2024年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37.51萬人次,同比增長26.91%。游客人數的持續攀升,對長白山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無疑是好事,但也對旅游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提供更優質的游覽體驗,長白山景區下移山門,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新建游客集散中心,避免游客自駕直達山門出現排長隊無法進景區的情況。同時,景區設置最大承載量,拒絕不顧生態環境和游客體驗大量放票可能帶來的短線收益。
在長白山各景區、集散中心室外設置游客“預檢”“候檢”兩個休息區域,嚴格落實“8分鐘保潔”工作法,垃圾日產日清,推行衛生間“所長制”管理,翻新景區衛生間8個,各景點及服務區環境衛生保持全天整潔……
規則的制定和硬件的提升,讓長白山景區的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在服務游客方面,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也不遺余力,只為游客微笑而來,滿意而歸。
“進入旅游旺季以后,在游客增多、工作量增加的情況下,我們的工作人員始終堅持‘學雷鋒’式服務,致力于保證游客的安全、提供優質服務、保護長白山生態環境。”長白山北景區主峰管理部經理、“學雷鋒”服務小組組長丁剛介紹道。
長白山北景區是長白山旅游重要的管理與服務主體,為打造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閑養生地,長白山北景區黨支部大力開展“學雷鋒、講奉獻、樹新風”主題實踐活動,以雷鋒精神為指導,在旅游服務中展現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設施,助力景區旅游高質量發展。近年來,他們積極開展“扶弱助殘”學雷鋒行動,讓老、弱、病、殘、孕婦等先行,設計合理路線游覽天池,介紹長白山歷史文化,幫助游客照相,攙扶體力不支的游客,冬天救治凍傷的游客,夏季為游客解暑降溫,使廣大游客真切感受到長白山人的真情和熱情。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在長白山主峰比比皆是。截至去年,“學雷鋒”服務小組累計主動幫扶救治游客1500余人次,拾取返還游客物品110余件,約合人民幣15萬元,收到感謝信120余封、錦旗80余面。2022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八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如今,游客在長白山游玩會有“回家”般的溫暖感受。冬季在高鐵站,你能喝到志愿者免費發放的暖心姜湯;在游客問路時,你會感受到當地群眾的淳樸與熱情;還有那些“雷鋒車隊”的熱心東北出租車師傅,他們會化身導游,如數家珍般推介家鄉的好去處……
大美長白山,游玩新體驗!這里的業態愈加豐富,服務日趨完善,這里還有“東北老鐵”的真誠熱情……
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在長白山相聚!
避暑 滑雪
兩相宜
浩瀚的林海、巍峨的奇山,神秘的天池、深邃的峽谷……
“長白山一年四季都是美的。”長白山攝影家協會主席宿光明感慨。多少年來,無數攝影家對長白山傾慕依然。他們都在拍攝著、贊美著、宣傳著這大美長白、東方喬岳。
“在具象的雄渾與意象的風景結合之中,在大塊的藍色、白色以及綠色的色塊鋪墊與靈動剛勁的線條勾勒之中,在這自然流淌在內心深處的激情奏響的樂曲聲中,我遠眺白山,俯瞰碧水,經歷了嚴寒風吹,領略了晨起暮歸,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碧玉般的天池水那份靜謐深藍,快意無邊。”宿光明為長白山拍攝的照片數以萬計,用語言難以形容他對長白山的熱愛。
大自然賦予了長白山的美,游人為美景而來。但若想留住人,僅靠美景是不夠的。近年來,長白山人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帶領下,科學合理開發這里的自然資源,將長白山打造成一片夏可避暑消閑、冬可滑雪玩雪的旅游勝地。
“長白山太壯觀啦!天池也美,好像一塊玉石鑲嵌在山間!”在長白山天池主峰,廣西游客王勃拿著手機跟親人視頻連線,對長白山奇妙的景色驚嘆不已。
“池北區這個小鎮真的很舒適,空氣也好,我一到這里就喜歡上了,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溫泉很贊啊!”秦皇島的許先生本來自駕游,途徑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被這里的藍天碧水和豐富業態吸引,停留了兩天一晚。
“現在長白山‘吃喝玩逛’都挺全的,我以前來過,那時可差遠了。這兩年變化挺大,感覺當地政府部門對旅游發展挺‘上心’,值得再來!”來自江西省景德鎮的何先生笑著說。
夏季是長白山的“傳統”旺季,如今,以往是淡季的寒冬臘月,長白山也火爆得不得了。
今年2月,來自安徽的盧泰智在長白山紅松王滑雪場暢玩數場,大汗淋漓。“滑雪還得滑長白山的雪,比我們那邊人造的滑雪場可強上太多了!”
南方沒有天然雪場,卻有大量的滑雪愛好者,長白山深受他們的青睞。來自四川的林婷和同學來到長白山,一句“長白山雖然天寒地凍,但我只感到涼爽”讓記者記憶猶新。
把“涼資源”變成“熱產業”,長白山成效顯著。“長白山地處北緯42度‘黃金冰雪緯度帶’,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這里雪期長、雪量大、雪質好,被譽為‘滑雪天堂’。”長白山紅松王滑雪場運營總監石廣亮介紹,2023-2024雪季非常火爆,他們接待游客十余萬人次,收入過千萬元。
今冬就在眼前,記者從長白山管委會旅游文體局獲悉,2024-2025雪季,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將全面整合大長白山區域冰雪旅游資源,推出跨區域精品旅游線路,向廣大游客提供系列差異化冰雪旅游新場景、新玩法。飄雪溫泉、霧凇漂流、雪谷穿越、粉雪傳奇、金代古街、冰雪越野、飛越長白、冰雪旅拍、圍爐煮茶、云頂市集十大新玩法,將開啟長白山全新冬日之旅,讓人們以多種方式領略長白山的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孫寰宇 賈凌竹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