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樹縣沈洋鎮后太平村,烏米種植正悄然改變著這個小村莊的命運。走進村里,你會發現每家每戶的庭院里都種滿了烏米。這種獨特的農作物,不僅點綴了村莊的綠意,更成為村民致富的新希望。“烏米”是高粱黑粉真菌,富含鐵、硒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后太平村的烏米種植故事,始于12年前的一個大膽嘗試。村民張春江,后來被四平市評為“烏米大王”。他率先引進了烏米種植技術,并開始在自己的庭院里試種。起初,大家對這種小眾的種植作物心存疑慮,但張春江憑借著堅韌和智慧,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的種植方法,畝產值達到700斤,每斤售價16元,成效顯著。
如今,后太平村的96戶烏米種植戶在張春江的帶領下,已經把烏米種植面積擴展到了600畝。每年秋收時節,豐收的喜悅灑滿了整個村莊,烏米不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讓村民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未來的美好。張春江對此深有感觸:“我已經種了12年烏米了,一直帶動周邊人一起做這個烏米庭院經濟,現在看成果是非常好的,大家也都賺到錢了。遇到困難咱們四平現代農業科學院的老師們就來幫我,我現在啥都不愁,就是干不過來活,要是能干過來我還得多種?!彼脑捳Z中充滿了自豪與感激。
目前,后太平村里已有4戶種植戶成立了小型加工廠,另外4戶則開設了電商平臺,烏米的銷路根本不成問題。營養豐富的烏米,因其獨特的口感和高營養價值,深受市場歡迎,成為了后太平村發展庭院經濟的得力助手。種植戶付冬梅更是利用現代科技,將傳統農業與新媒體結合起來。她每天拍攝烏米種植和采摘的日常,積累了超過10萬粉絲,成為了村里的“網紅”?!案静怀钯u,粉絲們都很喜歡我們的烏米?!备抖返脑捳Z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
后太平村的烏米種植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豐收,更為村民們帶來了生活上的改變。通過庭院經濟,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幸福感與日俱增。后太平村的故事,是梨樹縣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通過科學種植、加工和銷售,村民們不僅實現了經濟增收,更找到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后太平村,這片烏米之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與智慧譜寫著一曲動人的田園樂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勝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