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縣域經濟版圖中,公主嶺市地位比較特殊。
從省轄縣級市到“擴權強縣”省直管縣試點、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在全省經濟發展格局中,公主嶺市一直被寄予厚望。
特別是2020年6月劃歸長春市代管以來,?公主嶺市融入現代化新長春建設,經濟實力穩步躍升,始終位居我省縣域發展前列。
今年年初,長春實施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到2028年,6個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要進入全省縣域前10名,公主嶺市綜合實力要具備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能力。當排頭,作示范,公主嶺高質量發展重任在肩。
知責更能擔責,突破才能突圍。公主嶺市創新實施“1369”發展戰略,錨定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這一目標,農高區、主城區、開發區三大主戰場協調并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現代物流等六大產業持續壯大,項目建設、科技創新等九大工程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上半年,公主嶺市實現GDP增長8.1%,綜合實力領跑長春縣域。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因響鈴公主故里得名的嶺城,以奮進的姿態躍馬揚鞭,以一域之力為全域添彩。
志向“升級” 目標引領突破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成就未來。
依據長春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對公主嶺市提出的新定位,“按照中等城市標準率先突破”“打造長春南部副中心”“沖擊全國百強縣”,公主嶺明晰方向,跳起摸高,力求有志竟成之下的率先突破。
公主嶺市進軍全國“百強縣”,絕非紙上談兵。
“到今年年底,全市GDP將突破500億元。保持住每年8%的增速,到2028年,GDP將實現680億元,經濟總量翻一番,綜合實力具備進入全國百強縣實力。”公主嶺市委市政府“兵棋推演”,靶向發力。
年均增速8%,并非易事,公主嶺底氣何來?
“上級”支持是公主嶺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長春市委市政府明確建立“兩合作、兩包保”機制,由市發改委、汽開區、長春理工大學、春城集團、長發集團與公主嶺市開展對口包保合作,并梳理支持事項清單,研究制定支持公主嶺市高質量發展爭當全省縣域排頭兵的政策措施,重點謀劃推動相關項目建設。
7月4日,在公主嶺市召開長春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后,長春市委市政府又專題調度支持公主嶺市高質量發展工作,要求全市上下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全力支持公主嶺市率先突破。
市縣兩級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干出新氣象,蹚出新路子”“聚焦高質量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率先破題”,成為公主嶺縣域經濟發展的使命和任務。
用足“外力”,發展更需練好“內功”。公主嶺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發展質效的高、優、新、快上,以“1369”發展戰略安排為施工圖,以擔當實干確保年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靠前,在6縣(市)區整體爭先進位中打出樣板。
制勝之道,項目為王。走進8月剛剛建成的肉牛屠宰及食品加工基地,世界領先的屠宰分割和加工包裝生產線采用5段式工藝,全線智能化,全程可追溯。
吉林公主嶺農業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褚壯志介紹:“屠宰基地總投資3.6億元,每年可屠宰加工肉牛10萬頭。從立項到投產,公主嶺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門、屬地全程幫辦,推進速度極快。”
公主嶺掛圖作戰、專班推進,抓招商,上項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深入61個點位、82個項目,現場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建設進度。
內外合力,士氣高揚。
比的是發展的快和慢,拼的是干勁、作風、精氣神。公主嶺市委市政府既掛帥又出征,高位謀劃,務實推動;全市各地各部門對企業需求、項目需要第一時間回應、最快速度處理,營造出“人人為發展”的濃厚氛圍。
前三季度,全市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投資總額39.03億元;實現到位資金196億元,同比增長34.6%。累計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項目數量、特別是產業項目數量再創歷年新高。
優勢互補 板塊協同發力
高質量發展,是協調統一的系統發展。對公主嶺而言,主城區、農高區、開發區3個主戰場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三箭齊發”,形成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率先破題的全新布局。
黑糯、黃糯、白糯……位于農高區的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口味多樣的鮮食玉米經過切割、洗滌、蒸煮、塑封等一道道工序,從這里走向全國。
“目前,鮮食玉米一年產量1億穗。”公司副總經理劉友剛介紹,企業現有4條生產線,每天最大產能可達30萬袋,兩座現代化鮮食玉米加工廠,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8萬噸。
依托農高區這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平臺,公主嶺全力打造全國玉米全產業鏈發展集聚區,讓玉米、種業等一批產業集群在公主嶺市落地生根。
自2022年4月正式獲批以來,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堅持以玉米為主導產業,以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肉牛產業融合示范園、食品產業園、智慧設施農業示范園、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園、玉米精深加工產業園、智能農業裝備產業園、大宗農產品物流園為載體,打造現代農業的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目前轄區累計實施項目15個,總投資118.2億元。
在公主嶺市三大板塊協同發展的布局中,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拔節生長的同時,長春大嶺經開區和吉林公主嶺經開區瞄準二產提升,努力壯大縣域工業經濟占比。
“目前我們每月可以生產兩萬件缸蓋,與比亞迪達成了多款混動車型的缸體缸蓋精加工合作。”吉林省新動力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寶成告訴記者,入駐大嶺經開區廣遠工業園以來,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園區以汽車模具和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有49戶企業入駐并投入運營。”吉林省廣遠工業園有限公司運營經理田志超說。
與廣遠工業園遙相呼應,智慧物流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中通、申通、韻達、盛嘉倉儲等物流項目紛紛落位。
“現在一天發件170萬件。”申通快遞東北大區吉林轉運中心負責人袁永勝介紹,項目一期采用行業最先進的智能化分揀設備,已投入運營兩個多月,未來預計可日處理快件250萬件,年營收達4億元。
長春大嶺經開區打造現代商貿物流樞紐中心,整車物流企業發展到76戶,整車物流能力達到200萬輛,實現產值27億元。吉林公主嶺經開區打造汽車智能制造配套基地,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到258戶,上半年產值增長26.2%。兩個經開區錯位發展,與農高區抱團成長,產業協作水平不斷提升。
與產業發展相匹配,公主嶺市主城區不僅城市面貌煥新,還實現了發展理念和管理機制的提升。
實施四大工程、17項重點任務、100個項目,主城區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已然進入成熟發展期、整體躍升期。
錯位布局、“鏈”上賦能、集群造勢,三大主戰場的協調性、平衡性日益增強。隨著區域資源流動和配置日趨合理,公主嶺市的高質量發展也更有活力。
科技賦能 創新激發活力
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在公主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地位,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從“傳統采摘”到“科技育苗”,恒通生態農業已經進入棚膜經濟發展的“下半場”。
“采摘正流行的時候,我想在公主嶺建草莓大棚,市領導考察我們項目,提出要想走得更遠,必須靠科技創新,之后就親自帶著我國內國外‘取經’,遠去荷蘭,近去山東壽光,根據我們的研發能力和市場需求,確定了組培蝴蝶蘭苗。”吉林省恒通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麗輝感慨地說,經過幾年發展,她們自主研發的蝴蝶蘭種苗已近20個品種,從1600瓶起家發展到3萬瓶,年生產種苗1億株,被業內人士稱為種苗界的“富士康”。
新品種優迪871玉米種子,是公主嶺種業創新發展的標志性成果。
“優迪871表現特別突出,玉米穗大,抗倒伏效果好。前年推廣面積80萬畝,去年增加到300萬畝以上。”吉林省鴻翔農業集團鴻翔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偉介紹,企業把種子公司當成科技公司來做,目前玉米種子銷售排在全國第四名,種子銷售總額全國第十名。
用“大農業”視角看問題,公主嶺依托農業這一“看家本領”,推動傳統產業“發新芽”,新興產業“長成林”,未來產業“快生根”,奮力打造富有本市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目前,與中科院、中國農科院等21家科研機構共建科研平臺45個,設立院士工作中心3個,促進51項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省農科院主糧作物生物育種實驗室、組培和植物快繁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以及王立軍院士激光農業創新中心入駐科創中心。
因地確產,因產延鏈,因鏈創新。公主嶺市產業發展向高技術、高價值轉型的方向愈加清晰。
配制、發泡、成型……一批專門為紅旗汽車定制的EPP聚丙烯塑料發泡材料后備箱工具盒順利走下生產線。
“EPP聚丙烯塑料發泡材料是一種環保新型抗壓緩沖隔熱材料,2017年,我們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合作,落地轉化了這項科研成果。”蝶動(長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世君介紹,從制造到智造、創造,他們正打造EPP珠粒及制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全價值產業鏈。
截至目前,公主嶺市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9戶,長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41戶,全市創新活力、引力持續增強。
打造“大汽車集群區”、建設“大農業示范區”、培育“大物流樞紐區”,不斷搶占新賽道、塑造新動能的公主嶺,正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響鈴錚錚,如鳴鏑,像號角,似戰鼓,聲聲催征。公主嶺市廣大干部群眾聞鼙鼓而思戰斗,激情滿懷,為實現步入“全國百強縣”行列的目標奮步疾蹄。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郝斌 傅多強 孟凡明 王煥照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