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條好不好,關鍵看制作工藝流程,粉條要想好吃,最重要的是原料。每年“十一”前后,便是粉條加工旺季。長嶺縣三青山鎮西伏山村興華粉業也迎來一年最忙碌的季節。熱氣騰騰的粉坊里,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工人們分工協作、有條不紊,用當地人最傳統的手法制作土豆粉條。
粉條加工在長嶺縣三青山鎮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在西伏山村,各戶有各戶的“獨門絕技”和工具,代代相傳。興華粉業負責人孫平武打小就熟悉并能夠熟練操作粉條加工,從攪粉到打芡,從捶瓢到撥鍋,每一道工序他都親力親為,不僅精準傳承了古法制作的精髓,更在此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創意。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平武技藝日臻成熟。 孫平武經營粉坊30余年來,恪古法,守傳承,只用土豆淀粉和水手工做出來的純土豆粉贏得了良好口碑,常年暢銷于北上廣深、海南、黑龍江等地,深受消費者好評。近日,在興華粉業庫房門前,運輸帶正往大貨車上輸送粉條,黑龍江客商朱立國已經在這兒蹲守多天,這車粉條發走,他人還是留在西伏山村,準備下一車的貨源。
經過數年發展,三青山粉條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形成了特色產業。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道”,三青山粉條產業打開了市場化運作的新局面,形成了“企業+農戶+市場”產業鏈,解決了鄉村剩余勞動力,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打工,帶動本地鄉親走出了一條高質高效的致富路。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春勝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