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稻谷飄香。今年,長春市九臺區龍嘉街道水鄉村農樂種植家庭農場70公頃水稻采用綠色種植,形成良性生態循環,實現了稻鴨雙豐收。
在九臺區龍嘉農樂種植家庭農場的稻田里,秋風拂過,稻浪滾滾。割穗、脫粒……伴隨著陣陣轟鳴,數臺水稻收割機在田間穿梭作業,金黃色的稻粒傾瀉而下,一臺臺運糧車滿載而歸。
農場理事長李松在說:“農場經營了70公頃水稻,今年每公頃水稻比往年增產200斤左右,預計總產量650噸左右。”
農場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水稻綠色種植模式,通過在稻田里投放鴨子,起到滅蟲、施肥、除草的作用,形成良性生態循環,提高了稻米的綠色標準,實現了水稻與鴨子雙豐收。“每公頃水稻田飼養鴨子75只,增收近千元。”李松在對記者說。不僅如此,農場還采取“秸稈全量還田+綠肥種植”模式對田塊進行分片輪休,減少化肥使用量,有效培養地力,提高糧食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農場還為周邊270公頃土地提供社會化服務,幫助200余戶農民解決從農機作業、生產托管、農技服務、糧食收儲銷售等問題。農場依托“九臺貢米”品牌,種植的70公頃水稻主打綠色品質,從種到收執行標準化生產,從儲存到加工,從銷售到品牌,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談到農場的下一步發展,李松在說,農場將繼續探索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綠色標準化技術,運用良種良法,努力挖掘當地糧食增產潛力,通過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繼續走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實現產量和效益雙提升,帶動周邊農民增產增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郭明月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