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省委全會時機重要、意義重大。全會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進行了全面部署,從‘四方面需要’深刻闡釋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結合回答為什么改、怎么改等重大問題,講明了抓好改革的方向立場、路徑要求和價值取向。”遼源市委書記沈德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奮力譜寫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引領遼源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遼源將從最緊迫的事情改起,針對影響遼源全面振興的障礙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小切口破題、大縱深發力,以改革精神抓好一批具有關鍵性、引領性、集成性的重點任務,示范帶動轉型發展創新突破。”談及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沈德生擲地有聲地說。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落實。
按照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部署,遼源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為目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將發展的“大藍圖”變成遼源實踐的“施工圖”。
遼源市提出創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示范區,瞄準由傳統煤炭基地向現代零碳高地轉變的總目標,以新能源引領產業結構轉型、以新業態引領傳統工業轉型、以新文旅引領生態環境轉型、以新生活引領城市發展轉型為路徑,通過抓產業、抓項目、抓環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5+2”特色產業體系,穩步邁上高質量發展軌道。
當前,遼源將重點抓好四件事,為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勁動能。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發揮遼源風光水和秸稈資源富集的優勢,圍繞遼礦和中國天楹2戶重點企業,加快打造增量配電網和氫基綠能2個產業園,帶動氫能“制儲輸用研”全鏈條發展,探索培育“綠氫+”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氫能全產業鏈,搶占萬億級新賽道。打造增量配電網產業園,依托遼礦增量配電網,進一步創新“綠電+消納”模式,推動綠電與汽車零部件、高精鋁加工、醫藥健康等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把綠電打造成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的新優勢。打造氫基綠能產業園,抓好中國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帶動“風光電氫儲”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探索培育“綠氫+”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低空經濟、空天信息、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
加快培育裝備制造、襪業紡織2個優勢產業集群。打造百億級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放大遼源汽車零部件、高精鋁加工等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市場和區位優勢,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軌道交通產業配套“雙基地”。加強與一汽集團、中國船舶、中車集團等合作,圍繞整車、零部件延伸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打造百億級襪業紡織集群。聚焦解決襪業“有產品、沒品牌,有產量、沒產值”,加快品牌化、數智化、規模化、市場化轉型,推動全產業鏈創新升級。通過奧運冠軍代言,做強自主襪業品牌“親相見”,提升產業附加值。
做大做強梅花鹿等特色產業。梅花鹿是遼源第一大優勢資源,把握省委培育千億級梅花鹿產業的戰略目標,加強與華潤旗下的東阿阿膠合作,建設一批梅花鹿標準化養殖基地和高端生產線。深化與華潤旗下的東阿阿膠合作,打造“皇家圍場1619”品牌,解決好梅花鹿種源保護、質量監管、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等問題。“吉地吉藥”也是遼源的金字招牌,將圍繞打造“吉地吉藥”品牌,加快推進遼河源為中心的中草藥種植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山地中藥材、林下中藥材,仿野生中草藥。
打造全域文旅城市,牢記“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全力挖掘西安礦的煤炭歷史文化,東遼河的源頭生態文化,龍首山的傳統國學文化,抓好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建設,傳承保護好礦工紀念館、東城采炭所、盟軍戰俘營等歷史資源,打造具有標識度的文旅產品。
“落實省委全會精神,關鍵是要弘揚崇嚴尚實作風,堅決做到遇到困難不能墨守成規,不能簡單地說‘不行’,帶頭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千方百計地破解難題,通過一級做給一級看,讓全市廣大黨員干部養成一事當前把‘不’去掉、把‘行’留下的習慣,這樣才能打贏攻堅戰、實現新突破。”沈德生說。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趙蓓蓓 龐智源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