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通化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
俯瞰通化。張鐵兵 攝
通化金馬藥業集團。
通化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加速推進。
安睿特質量控制檢驗。
“參鄉”通化,藏參之地。
“參鄉”通化,藏參之地。
通化人參雞湯評選大賽現場。
豐收通化。
沈白高鐵通化西站項目建設現場。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通化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通化市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加快通化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和目標,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取得重大突破,到二〇二九年,完成《實施意見》提出的改革任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上加快通化全面振興。
中共通化市委八屆六次全會以來,通化市委常委會面對復雜嚴峻形勢和多重困難挑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扛牢維護國家“五大安全”職責使命,全力以赴抗洪搶險救災、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全面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持續改善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
明方向、集眾智、聚合力。當前,通化市擘畫新藍圖、開啟新征程、匯聚新力量,堅定不移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加快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
全力以赴抗洪搶險救災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通化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樹立“防勝于救”理念,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向、晝夜奮戰,打出“籌備—監測—預警—演練—響應—排查—轉移—救援—保供—宣傳”全鏈條閉環“組合拳”,堅決打贏這場抗洪搶險救災阻擊戰、保衛戰。
今年入汛以來,通化迎來強降雨天氣,出現超歷史汛情。通化市實行市委常委“包片”、副市長“包線”指導防汛、排查隱患工作機制,完善全域水庫泄洪統籌和軍、地、企抗洪搶險聯動機制,各地各相關部門嚴防死守、通力協作,駐通部隊、消防官兵枕戈待旦、沖鋒在前,廣大干部群眾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凝聚起攜手抗災、守護家園的強大力量。
堅持工作想在先、舉措做在前,樹牢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以“萬全”準備防止“萬一”發生。全面做好巡堤查險、應急搶護等工作,堅決確保集安市、輝南縣等地洪峰平穩過境,全市提前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3.1萬人,未造成人員傷亡。
扎實做好災后重建,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堅持舉一反三,統籌開展江河湖庫堤防除險加固和水毀設施修復工作,進一步筑牢江河安瀾、人民安全、社會安定的堅固防線。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發展必須是、只能是高質量發展,通化市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這個“指揮棒”“紅綠燈”,啟動實施“雙集中”攻堅行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加快構建“三個千億級”產業體系。醫藥健康產業加速推進,成功舉辦發展醫藥新質生產力院士專家通化行活動,開展全國中醫藥傳統名堂職業技能競賽;安睿特重組人白蛋白在俄羅斯注冊上市,填補世界空白;金馬1.1類新藥獲得國家藥監局上市申請受理;東寶利拉魯肽等產品上市生產;萬通、長龍5個化藥品種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今年1至9月份,規上醫藥工業企業預計實現產值143.6億元、增長12.3%,醫藥健康產業總經營規模預計實現488.6億元。人參產業快速布局,探索“四好”林下山參發展路徑,宜參林地標準全面推行,人參數字化平臺功能不斷完善,與吉林大學簽署人參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10億元的以嶺藥業人參研發加工基地項目開工建設,與修正、同仁堂、胡慶余堂、壽仙谷等知名企業開展務實合作,舉辦人參雞湯評選大賽。《通化市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條例》正式實施。今年1至9月份,全市人參產業綜合產值實現293.3億元、增長83.31%。文旅產業提速突破,龍灣景區列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通化溶洞恢復開放,大荒溝文旅小鎮、“上湖上”民宿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組建通化市旅游聯盟,旅游要素服務“通化標準”發布。今年1至9月份,通化市接待國內游客突破150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超240億元,分別增長51%、39%;通化機場吞吐量超18萬人次、增長10.8%。
加快鄉村振興。實施保護性耕作8.19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4.61萬畝,糧食產量穩步提升。東方紅藥業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鮮食玉米、紅參、桑黃3個農產品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通天酒業獲批全國綠色食品(葡萄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十百千萬”工程有序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轉化科技成果15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80戶。成立全省首個石油裝備制造產業研究院和人參產業發展戰略咨詢中心,益盛藥業獲得“揭榜掛帥”支持,是全省人參企業唯一入榜項目。連續兩年開展“奮斗有我 ‘就’在通化”主題宣講活動,高校畢業生留通就業4198人。出臺《人才服務“三個千億級”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促進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良性互動。
加快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
堅持先立后破、破立并舉,通化市自覺運用改革精神推動工作,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40項改革任務序時推進。機構改革穩妥有序,組建市委社會工作部,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實現30個“一件事”實質運行,政務服務滿意率99.9%,在全省營商環境考核評價中排第3位。推行稅商聯動“1+4+N”運行模式,修正藥業位居202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67位,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深化開放窗口建設。與11個市(州)簽訂《東北東部陸海大通道城市協作聯盟協議》,陸港經開區與丹東港口集團恢復合作。化工產業園通過復核認定。集安邊合區加工貿易產業園投入使用,公路口岸恢復貨運通關。沈白高鐵(通化段)隧道全面貫通,通化西站高鐵綜合樞紐中央站房主體建設完工。今年1至9月份,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2.1億元、增長17%。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牢牢把握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通化市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生態紅線、耕地紅線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護航高質量發展。
穩慎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完成保交樓任務2402套。涉法涉訴問題動態清零。
推進平安通化建設。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快推進。出臺“三管三必須”實施辦法,縱深推進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市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通化市積極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保障人大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定期聽取和審議“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報告,制定修訂法規5件,開展“代表進家站、履職為人民”活動,豐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通化實踐。
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梅集(輯)線鐵路遺址保護開發”建言咨政,聚焦林下山參產業協商議政,依托基層委員聯絡站和“智慧政協”平臺及時反映社情民意,高質量發展通化協商品牌。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1+6”大統戰工作格局,實施黨派助力“七色通化”建設和港澳臺僑“同心共建美麗通化”兩個專項行動。推動社會工作持續深化,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和建設,橋梁紐帶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推進法治通化建設。市縣鄉三級領導干部述法實現全覆蓋。靈活用好執法司法政策,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扎實推進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現代化。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全面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
全面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通化市扛牢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匯聚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化“第一議題”制度,開展“七講七進”“百人特色宣講團”等宣講活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激發思想共鳴,凝聚奮進力量。
持續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成立通化市融媒體中心,開設“學習強國”通化學習平臺。完善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規定。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人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5人獲評“吉林好人”標兵。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干部群眾筑牢信仰信念根基。
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信息庫建設,打磨提升《夢縈高句麗》等原創劇目,讓優秀文化產品可觀可感可及。
持續改善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堅持民生所望就是政之所向,通化市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0件民生實事扎實推進。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幫扶。通化熱電管理權實現平穩移交,10月15日提前開栓供熱,保障群眾溫暖過冬。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提質擴面,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檔升級。扎實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全市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6.7%,位列全省第二位。玉皇山大橋提前51天建成通車,外環道路改造工程提前64天完工,以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管網建設為主的城市更新項目加快推進。
公立醫院改革有序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水平,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位持續增加。舉辦吉林國際高山/單板滑雪挑戰賽、森林越野跑等賽事,在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上,通化市運動員獲得12金8銀3銅的優異成績。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水、土壤等各項指標保持全省第一方陣。通化縣紅松國儲林、集安市省級林草碳匯試點加快建設,通鋼超低排放改造6個項目穩步推進,中溢炭素新能源自帶負荷消納項目作為“綠電+消納”試點在全省推廣。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通化市建強組織、嚴管干部、轉變作風,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健全“四個以學”長效機制。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邁向全國紅色教育第一梯隊。引導黨員干部深學細悟篤行《條例》,強化以案促學,推動黨的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用人導向,持續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常態化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進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抓好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深化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持續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全市發文數量同比降低20%,基層報表和市直議事協調機構精簡率分別達84%、91%。大力弘揚崇嚴尚實優良新風,通化市委常委帶頭落實“三個四”“三個真”工作要求,推動“一線解決問題、火線攻堅克難”蔚然成風。
深化清廉通化建設,打造全省監督體系試點。堅持一體推進“三不腐”,超常規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黑土地保護利用、林業礦產資源、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腐敗案件,有效整治集體“三資”“校園餐”和殯葬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市信訪舉報和檢舉控告總量持續下降。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風腐同查同治,嚴查嚴處違規吃喝、“吃空餉”問題。有力有序推進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分批分領域開展八屆市委第五輪巡察和集中整治專項交叉巡察,巡察工作震懾力、穿透力不斷提升。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銘 孫鑫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