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豐收的季節里,吉林文藝界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迎來喜訊不斷。近日,由吉林藝術學院等單位制作的紀錄片《巴金》榮獲第3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由東北師大美術學院副教授孫妍創作的雕塑作品《同唱》榮獲第4屆“中國美術獎”金獎,吉林省伊通滿族藝術團創排的二人轉《守望》的表演者張朝帥榮獲第十三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新人獎。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為吉林文藝增光添彩,也激勵著廣大文藝工作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更多貼近生活、充滿溫情的作品。吉林文藝界的“金秋”,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
大型人物紀錄片《巴金》由吉林藝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中國廣播電視藝術資料研究中心聯合制作,共八集,分別為《世紀長歌》《激流火焰》《孤獨巴黎》《正色青春》《風雨早春》《收獲桑榆》《懷念蕭珊》《時代隨想》。該片策劃拍攝制作近6年時間。拍攝足跡遍及國內外30余個城市,里程達42000公里;拍攝素材多達23TB,涉及歷史文字資料和相關書籍4000余萬字。同時,挖掘整理了大量文獻影像資料并采訪了國內外學者專家三十余位,以紀實手法客觀全面地概括和展現了巴金非凡的人生軌跡和不朽的作品內涵,講述了一代文學巨匠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和閃耀著人性光輝的道德追求。“六載的拍攝,就是想通過這部紀錄片讓廣大觀眾再次走近巴金、感悟巴金。作為一名電視工作者,首先要有一份責任和擔當;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有傳承和教育的責任;作為一名創作者,我們要立足于盡心盡力地為我們國家的文化事業作出我們電視工作者的貢獻。”該片總導演、吉林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王俊杰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
雕塑作品《同唱》是吉林美術界繼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油畫作品《未來世界》獲得金獎后,時隔40年再一次斬獲全國美展最高獎項。這件作品塑造了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文工團女兵群像,力圖展現中國女兵身上震懾心靈的藝術張力,將人性的高尚、勇毅、堅定、無畏等情緒融入歷史洪流,在戰爭烈焰中淬煉出堅定毅力與超然氣魄,如同一幅壯麗的精神圖景。作品通過簡潔、和諧、統一的形式感,樸素無華、扎實沉穩、含蓄內斂的塑造語言以及豐富生動的細節刻畫,共同呈現其精神內核。“雕塑作品的形式及語言作為一種最直接作用于感官的藝術表達,能夠在精神層面上直擊觀者心靈深處,使其情感認知得到自由地釋放。”作者孫妍表示。
青年演員張朝帥1991年生人,2007年畢業于吉林省四平市藝術學校二人轉表演專業,2017年至今擔任吉林省伊通滿族藝術團有限公司業務副團長。曾于2011年、2015年分別榮獲吉林省第五屆、第七屆二人轉戲劇小品藝術節表演一等獎;2021年榮獲吉林省第十二屆戲劇小品藝術節“四大名丑”稱號;其主演的《額鷹》《真情永駐》《給我一個理由》等5個二人轉作品先后7次入選國家級曲藝展演。本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評選,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報送了由吉林省伊通滿族藝術團有限公司創排的原創鄉村振興題材二人轉《守望》,張朝帥是其主演之一,他也是自牡丹獎設立以來,繼延邊歌舞團崔麗玲獲得第八屆中國牡丹獎新人獎后吉林省第二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演員。
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吉林文藝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不懈追求,他們對藝術的熱愛和對文化的傳承,孕育出一個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讓吉林文藝的創作之花在時代的土壤中競相綻放。吉林文藝的金秋,不僅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嶄新起點。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馬璐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