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縣康平街道八里廟村位于梨樹縣城東4公里處,除了“靚”眼的村容村貌,鄉風文明建設也成為八里廟村實現蛻變的助推器。近年來,八里廟村實行“文明積分制”,大力推動“道德銀行”建設,以移風易俗工作為切入點,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跟隨著動聽的歌聲,走進八里廟村文化大院,只見村民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歡快的舞步讓人精神振奮。“白天干農活,晚上來文化大院”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為了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道德銀行”就設在文化大院里。“我現在已經有60個積分了,年底可以給媳婦換個大件!”文化大院的娛樂活動結束后,總能看到很多群眾自發留下來打掃。
“道德銀行”以群眾需求和村重點難點工作為導向,設置個性化積分指標,采用“常規指標+特定指標”方式設置積分標準,對人居環境設置“屋內”“院內”“院外”3大類15個積分項目。每月初,由村“三委”成員、黨員、群眾代表等5人組成的積分評定領導小組對照《八里廟村“道德銀行”評分標準》,以抽簽的形式隨機進行民主互評,確定加分分值。同時,建立微信群,開展線上線下同步宣傳、監督。
八里廟村將“道德銀行”累計積分情況作為各類評選的重要指標,年底按照參評村民總戶數的10%評選“幸福家庭”,為“幸福家庭”發放獎牌,領取兌換價值100積分的實物,并將評選結果通過村公示欄、微信群、廣播喇叭等載體予以公示。同時還通過村集體經濟、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捐助、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專項資金等途徑,將資金充實到“道德銀行”,根據居民需求采購日常生活用品。“儲戶”按1積分兌換1元錢等值商品的規定,可采取超市取貨和送貨上門兩種方式,隨時兌換、長期積累兌換或年底統一兌換。目前,已兌換生產生活用品價值近30萬元。
“我們設立‘道德銀行’,就是想通過記錄村民中的善人善舉,傳播正能量,提升村民道德素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村風民風。”八里廟村黨支部書記高大廣說,自“道德銀行”建立以來,村民參與熱情高漲,人人都爭當“儲戶”,已有近600戶家庭踴躍參與,為破除村民扎堆打牌、喝酒、賭博等陋習增添了道德的力量。
“自從有了‘道德銀行’,村里變化可大了,現在鄉里鄉親們干事一條心,大家全是積極主動參加村里活動,嘮的都是誰家產業搞得好,誰家兒女孝順,誰家衛生搞得好,這‘道德銀行’確實挺好啊!”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劉淑梅豎起了大拇指。
文明浸潤鄉土,文化滋養鄉情。八里廟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吉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百村引領千村示范”工程示范村等榮譽稱號。以德治為突破口的“道德銀行”已成為八里廟村建設宜居鄉村、提升村民素養、強化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道德“小”銀行發揮著治理“大”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原標題:“積”出好習慣 “兌”出文明風——梨樹縣康平街道八里廟村推進移風易俗見聞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于悅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