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演藝《炫?墨》之“東北抗聯篇”
音樂詩劇《鐵血英魂》
女子舞蹈《八女投江》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音樂朗誦劇《松花江上》拉開演出帷幕;大屏幕與舞臺兩代人在不同時空下的對話《祖國不會忘記》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將演出推向高潮;整場演出以舞臺藝術再現歷史場景,生動詮釋了東北抗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這是一場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的主題演出,這是一部飽含激情創作的愛國主義篇章,這就是偽滿皇宮博物院聯合著名歌唱家劉春梅團隊精心打造的大型文旅演藝《炫·墨》之“東北抗聯篇”。自今年“七一”在長春首演以來,吸引了省內外游客的目光。短短4個多月,演出360余場,觀看人數逾5萬人次,給我省文旅演藝市場帶來了新活力。
用舞臺藝術講述抗聯故事
《炫·墨》之“東北抗聯篇”以“勿忘國恥 銘記抗聯精神”“振興中華 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內容緊扣東北抗聯歷史,以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趙一曼、冷云等抗聯英雄為原型,通過歌舞、朗誦劇、情景表演、音樂詩劇等藝術表現形式,進行立體化的舞臺展示,讓現場觀眾在短時間內,系統性地了解東北抗聯歷史,全面感受并學習東北抗聯英雄保家衛國、奮勇抗戰的民族氣節。
音樂詩劇《鐵血英魂》講述了楊靖宇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在密林雪原與敵寇血戰的故事。劇情打破以往舞臺上拼殺的表演形式,而是從生活中采用觸景生情“兩地書”的表達形式傳情達意,展現了戰場上楊靖宇的鐵骨柔腸,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1936年,年僅31歲的趙一曼被日軍殺害。情景音樂劇《英雄趙一曼》再現了趙一曼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用年輕的生命詮釋著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
《露營之歌》是抗聯將領李兆麟在抗戰歲月中和戰士們一起寫下的著名革命歌曲。情景表演《露營之歌》,再現了戰士們夜晚在零下40攝氏度的森林里露營,經受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
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創作嚴謹,構思巧妙,地域氣息濃郁,藝術特質鮮明,以小見大地展現了東北抗聯英烈前赴后繼、血戰到底的民族精神和不屈斗志。他們是值得永遠銘記的人,他們曾以血肉之軀筑起捍衛民族尊嚴的鋼鐵長城,曾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出永載史冊的壯麗詩篇。
為塑造好抗聯英雄人物,演員團隊多次走進偽滿皇宮博物院和東北淪陷史陳列館,深入了解歷史,學習英烈精神,為塑造角色積累素材。同時,針對觀眾反饋和專家建議,在演出過程中不斷完善,從文字到音樂,從表演到舞美,精心打磨每個細節,精益求精。為便于觀眾理解劇情,節目在燈光幕銜接處穿插畫外音旁白,從而加深觀眾對表演的理解。同時,在節目結構展示上,利用蒙太奇手法,將演員走進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影像與舞臺表演相結合,使整臺演繹渾然一體。
做好“旅游 + 演藝”融合文章
“結合偽滿皇宮博物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萌生了創排‘東北抗聯篇’的想法。吉林黑土地豐厚的歷史文化,東北抗聯可歌可泣、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創作的優秀題材。”談起創作初衷,劉春梅娓娓道來。
作為著名歌唱家、土生土長的吉林人,劉春梅一直心系我省文化事業的發展,牢牢把握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她希望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長,助力吉林紅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此,她帶領團隊主創人員,與偽滿皇宮博物院聯合打造了大型文旅演藝《炫·墨》系列產品,做好“旅游+演藝+愛國主義教育”融合文章。
《炫·墨》之“東北抗聯篇”,選擇了人們熟知的5位東北抗聯英雄事跡,節目情景交融,有血有肉,故事情節既突出了家國情懷,又展現了俠肝義膽,剛柔相濟,扣人心弦。游客在東北淪陷史陳列館參觀后到劇場觀看演出,更能深入了解和感受東北抗聯英雄們的精神世界,引發共鳴。
“這是適應文旅市場對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旅游融合發展大趨勢,并以親民的票價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劉春梅表示,將進一步拓寬文旅產業市場,在研學教學、企事業年會及產品宣傳公益活動上,量身定制主題活動,通過與省內旅游景區開展“旅游+演藝”項目合作,搭建合作共贏平臺,滿足文旅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銘記抗聯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從今年“五一”到現在,劉春梅團隊已先后推出《炫·墨》之“大美吉林篇”和“東北抗聯篇”兩臺文旅大戲。為確保舞臺效果,創排之初,團隊自籌資金200多萬元,對一些服裝、道具、舞美及燈光設施等進行了更新。在5月至6月《炫·墨》之“大美吉林篇”每天演出3場的情況下,他們邊演出邊創排“東北抗聯篇”。
近一個月的時間,演員們經常白天演出完,再進行該劇的排練,大家表示,扮演英烈,自身非常受教育,有很強烈的自豪感。為保證演出最佳的舞臺效果,團隊領軍人劉春梅還拿出了自己的演出服……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臺大戲終于搬上了舞臺。然而,上演初期,市場營銷卻舉步維艱。劉春梅積極想辦法、找渠道,提升劇目的品牌影響力。在重要節日和一些活動中,為退役軍人、社區志愿者等群體開展公益演出;與旅行社獨家簽約售票等。經過兩個月的堅持,終于迎來轉機,線上線下共同發力,觀眾增多,上座率提高,團隊士氣大振,文旅演藝逐漸打開市場,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尤其在暑假和“十一”長假期間,上座率持續攀升,演出場場爆滿,贏得廣泛贊譽。
“一段血淚抗爭史,凝成舞劇撼人心。”資深媒體人孟令哉用一句詩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歷史學者王慶祥在演出結束后深有感觸:“銘記抗聯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東北抗聯,大文章!受教育!”
來自遼寧的游客李先生觀后激動地表示:“這些抗聯人物我都了解,沒想到年輕演員演得這么好,他們把艱苦環境下英烈的那種精神演出來非常不容易,希望能有更多人前來觀看演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頭續遠行。在我省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好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旅游的融合文章背景下,《炫·墨》之“東北抗聯篇”,這朵文旅演藝之花定會在吉林大地長久綻放,香飄益遠。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記者:張丹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