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松水育“奇石”。
“長白之精,松花之英,物華天寶,價重連城。”大收藏家張伯駒曾如此評價松花石。
這一自然賦予的珍貴資源,經歷了從尊貴飾物到皇家御硯的轉變。今天,跨越千年的歷史長河,大浪淘沙,松花硯如同被時間精心打磨的瑰寶,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更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意義,成為彰顯吉林特色的文化傳承、旅游產品,是我省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一方石硯,說不完的傳奇故事
用松花石制硯的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末年,松花石硯以其溫潤如玉、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特點,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一方松花硯,半部大清史?!?/p>
在清代,松花石硯尤受皇家推崇,一度為宮廷所壟斷??滴趸实圪n名、親撰《松花石硯制硯說》;乾隆皇帝將松花石硯封為國寶,主持編纂《西清硯譜》……松花石硯成為皇帝祭祀祖先、賞賜大臣、激勵皇子和贈予外國使臣的寶物。
一方石硯,道不盡的時代風流
因產量極低,在時代更迭中松花硯曾一度銷聲匿跡。
近年來,白山市扎實推進文旅產業提檔升級,助力松花石行業點石成金。一家家從事松花石文創的企業,一批批技藝精湛的匠人,競相融入品牌塑造工程,步入文化IP新高地,持續提升“松花石+”的發展空間。
白山市江源區作為松花石的主產地,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松花石、松花硯產地,并被命名為“中國松花石之鄉”“中國松花硯之都”“中國觀賞石之鄉”。
該區緊緊把握國家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政策機遇,奮力打造以松花石奇石、松花硯和松花石系列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主的長白山奇石及松花石產品集散地、松花石產品加工基地和“北方石城”。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松花石產業,江源區打造了我國唯一一個松花石主題博物館——中國松花石博物館。
走進中國松花石博物館,一層的松花石交易中心聚集著數十家松花石產品經營商戶,精美的松花石硯、松花石工藝品以及各種奇石琳瑯滿目。二層設有展覽陳列,分為“天石神韻——松花石”“宮廷御硯——松花硯”“盛世經典——江源石城”三部分,講述松花石的前世今生。館內還設有拓印和松花石硯雕刻體驗區,觀眾不僅可以觀賞松花石硯,還可以動手體驗,感受松花石的質感與魅力。
一方石硯,映照出跨越千年的古韻新輝
以石為紙,傳承技藝。江源區的松花石硯雕刻技藝歷史悠久、獨樹一幟。
11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非遺傳承人王強的工作室,此時的他,正在手工雕刻一塊松花石硯。
經過20多年摸索,王強在傳統雕刻手法基礎上融合創新,將中國書畫的精髓融入松花石藝術品雕刻中。“希望通過我的創作讓更多人知道松花石、喜歡松花石,把松花石硯雕刻技藝傳承下去。”王強說。如今,遍布江源的“石匠”,以精湛技藝創作出一件件精美藝術作品,傳承技藝,彰顯厚重的文化底蘊。
點石成金,多元發展。如今,江源的松花石產業已不局限于制作硯臺,而是向多元化發展,開發了首飾系列、旅游商品和裝飾、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豐富產品。該區積極探索“松花石+文創”的“以文興石”產業路徑。截至目前,全區已有奇石經營戶近200家,從業人員近2000人,產業鏈條基本完善,開發出原創松花硯文化產品類、文玩文化產品類、旅游紀念品類等8大類、300余款松花石系列產品。
松花石,這一跨越千年的瑰寶,如今在白山市江源區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它不僅成為了吉林特色的文化傳承和旅游產品的亮麗名片,更成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的重要力量。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沖春 張雅靜 金澤文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