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在吉林大地灑下一片金芒。本報《翠花走千村》欄目組記者驅車穿梭于鄉間小路,沿途所見,一幅幅鄉村產業興旺圖景映入眼簾:排排村舍層層疊疊,鄉村產業欣欣向榮,張張笑臉幸福洋溢……
鄉村產業串點成線,興村富民競綻芳華。
走進撫松縣萬良鎮荒溝村,人參雞場里,一排排蛋雞正在歡快啄食,工人們仔細分揀雞蛋,分裝打包。另一側,荒溝村養雞場四期正在緊張施工,建成后主要用于更多蛋雞的養殖和人參雞蛋的儲存,養殖量預計增加到3.5萬只,可帶動集體經濟增收6萬余元。同時,還能通過增設就業崗位、收取玉米飼料等方式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萬良鎮荒溝村充分發揮地理優勢,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人參雞蛋產業,至今已養殖蛋雞9萬余只,日產蛋量可達6000余斤。人參蛋雞的飼料在原有配料基礎上添加了2%—5%的人參膏與人參須,養殖場技術員于國賓說:“雞食用后不僅免疫力有所增強,所產雞蛋也更具營養價值。”荒溝村人參雞蛋用特有的模式推動人參產業補鏈、拓鏈、延鏈,推動打造人參產業發展“新樣板”,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初冬恰逢雨,又展江南意。煙雨中的集安市青石鎮望江村,排排新建民居依山而立,山間云霧繚繞,村前江水奔流,舒展開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
“文旅”鋪開致富路,鄉村綻放新活力。望江村是新建水庫移民村,遷建后開始重點打造農文旅項目。望江村集裝箱民宿項目位于望江村移民安置點內,一排排集裝箱改造而成的兩層小樓錯落有致,配上煙雨愜意,悄然融入自然。去年,該項目正式竣工,并對外營業,迎來大批游客前來體驗入住,民宿經濟為望江村帶來新機遇,進一步促進了村集體增收。
室外玉樹瓊花,室內抽芽吐綠。輝南縣慶陽鎮向榮村,一排“反季山野菜”溫室正在天寒地凍中眺望春天。大棚里,41歲的孫福光正在精心培育鮮嫩的刺嫩芽。眼下,長白山林區天氣寒冷,但溫室大棚里卻春意融融,生機勃勃,一匝匝的刺嫩芽枝條整齊地排列著,無土栽培的刺嫩芽已經抽芽吐綠,長勢喜人。
返鄉創業蹚出新路子,反季野菜結出“致富果”。幾年前,孫福光返鄉成立種植合作社,引領村民發展山野菜種植產業。為了讓反季節山野菜真正成為村里響當當的致富產業,他請來專業技術人員,研究栽培技術,為村民致富蹚出一條新路子。孫福光說,以刺嫩芽為例,一平方米種植面積的產值就能超過千元。發展特色產業,融合旅游產業,帶富一方群眾,向榮村的山野菜種植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產業雙向發展,如今呈現多點開花喜人局面。
記者手記:
這些曾經以傳統農業為主的村莊,如今已經轉型為一處處多元化發展的產業示范村。從特色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到鄉村旅游的興起,產業振興映射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影響。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省各地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翠花走千村》欄目組記者一路向前,感慨萬千:心懷夢想的村民們乘著產業東風,持續擦亮“特色產業”品牌,開發鄉村產業多元價值,向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推動產業全鏈條升級,讓產業翻出“新花樣”,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新跨越。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任勝章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