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孫英杰 記者畢瑋琳)近日,駐辛平嶺村第一書記崔茂銘忙個不停,他正在給已經收獲完成的雜糧找銷路。
從2017年12月駐村幫扶到現在,7年時間,崔茂銘已經徹底融入這個村。辛平嶺村,這個位于安圖縣松江鎮西北十七公里處的偏遠村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雜糧種植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一個偶然的機會,崔茂銘發現,村民劉學江自家種的小米特別好吃。經了解才知道,原來他家的小米種子口味醇正,每年都種一些自家吃,然后留點種子明年再種。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個商機,便勸說劉學江擴大種植規模,并承諾秋后幫他銷售。當年,劉學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小心翼翼地種了3畝地。結果,年底一算賬,多掙了1.5萬元。這一成功案例迅速在村里傳開。第二年,劉學江信心滿滿,不僅自己擴大了種植規模,還帶動了其他村民一起種植。
在他的積極推動下,辛平嶺村的小米逐漸打開了市場,成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有了種植小米的成功經驗,崔茂銘決定以此為契機,幫助村里確定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近年來,他創立了“金融服務+村委+合作社+農戶”的創新模式,成立了辛平嶺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力推雜糧種植。幾年來,合作社總投資達40萬元,種植面積達60公頃。
生產問題解決了,他又開始幫助村里研究開拓市場。為了解決雜糧的銷售問題,他不辭辛苦,深入市場,對暢銷農產品的品質及包裝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了解,和村民一起設計了符合大眾消費理念的包裝禮盒。
2023年,在金融部門的支持下,他們幫助雜糧合作社購買了一臺約合43.4萬元的雜糧包裝機。他還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宣傳和推廣,并通過自身資源幫助推銷小米、糯高粱等雜糧產品,成功幫助合作社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自成立以來,雜糧合作社共實現收益22.8萬元,累計分紅資金達8.95萬元。
除了幫村民發展產業,崔茂銘還積極幫村里改善基礎設施。他協調資金修建了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正播種著新希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