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的環抱中,一邊盡情享受滑雪的樂趣,一邊觀賞壯觀的長白山主峰。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度假區。
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84.6%,保持全國地級城市之首;森林防火能力不斷提升,連續4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完成義務植樹302萬余株,城市新增綠地3.79萬平方米。
位于長白山腹地的白山市,以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為引領,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錨定目標不動搖,攻堅克難,強力推進林長制,激發綠色活力。
健全體系 強力推進
持續健全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推行林長制的主體責任,全市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扎實推動林長制向縱深發展。
——健全組織體系。建立健全以林長負責制為基礎、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目前,全市共設立各級林長921人。各級林長積極履職盡責,主動靠前指揮、主動認領任務,認真落實。積極構建“一林一長”“一林一員”“一林一警”“一林一檢”等“六個一”森林資源源頭管理體系,實現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完善制度體系。相繼出臺了林長巡林、林長會議、考核督查等10項林長制配套制度、運行機制,為林長制運行和實施提供了制度遵循。并不斷在制度完善、運用、執行、轉化上精準發力,確保林長制持續穩定運行。
——林長制引領“林長治”。全市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已達84.6%,保持全國地級城市之首;森林防火能力不斷提升,連續4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成效顯著,無公害防治率達100%、成災率為0‰、測報準確率達99%;國土綠化質量進一步提升,自推行林長制以來,全市共完成跡地更新3.13萬畝,完成長白山主脈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治理后備森林資源培育冠下造林3.97萬畝,新增完成村屯綠化6個,完善提高村屯綠化30個,完成義務植樹302萬余株,城市新增綠地3.79萬平方米;山水工程林業子項目、森林防火阻隔系統、省冰雪運動中心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等重點工程項目進展順利。
——抓示范、促提升。白山市江源區、撫松縣分別獲得2023年、2024年省級林長制激勵獎勵資金;臨江市大栗子街道、江源區小洋橋村推行林長制工作入選《林長制改革典型案例》,將作為全國林長制改革培訓教材和各地林長制實踐參考用書。通過選樹一批高標準、高水平、引領作用強的示范標桿,以點帶面,全力打造林長制升級版。
彰顯特色 展現魅力
這里有野生動植物2850余種、藥用植物900余種,是東北亞最大的天然藥材庫,是“百草之王”中國人參的核心產區;這里旅游資源獨特,春觀山花、夏登天池、秋賞紅葉、冬游冰雪,四季游客如織;長白山菌菇、寒地藍莓、小漿果等特產資源豐富,綠色食品產業方興未艾……
長白山脈橫亙在東北亞,連綿不絕。茂密的森林不僅為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繁衍生息的條件,更為白山市的全域旅游、人參醫藥、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全域旅游產業活力迸發。依托廣袤的森林,白山市積極打造松花江避暑休閑經濟帶和長白山特色冰雪旅游經濟圈,“避暑+冰雪”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搶抓全省打造萬億級旅游產業契機,以冰雪文化為“脈魂”,以冰雪運動為“牽引”,以冰雪旅游為“推力”,立足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松花江生態旅游風景區等優勢資源,連續8年舉辦“長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在全省乃至全國形成了冰雪文化品牌效應,讓“冷”資源變成“熱”產業,為打造千億級旅游產業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參醫藥產業展現魅力。以全力打造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為核心,白山市聚焦人參種植、科技產品創新、精深加工轉型升級、拓寬銷售渠道高度融合,堅持政府扶持、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科技驅動、效益優先的思路,優先與央企、國企和大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健全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品牌化發展的人參全產業發展鏈條,引導產業聯盟在重點領域開啟全方位合作,著力創建人參產業集群,加快推動產業高級化、產品高端化、品牌馳名化。統籌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加速推動林下道地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加快培育壯大靈芝、三枝九葉草等特色產業。
——綠色食品產業獨具特色。加快推進長白山天泉年產20萬噸含氣礦泉水、撫松經開區礦泉飲品健康產業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礦泉水產業從大眾化向高端化高質化轉型。大力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開發養生(保健)飲品、特色茶飲料、功能性飲料等產品,優化礦泉水產業產品結構,持續推動“水+N”融合,帶動物流、包裝設計、電商平臺等行業加快發展,打造全產業鏈“圍水經濟”。依托小漿果、堅果、特色山珍等農林及生物資源優勢,白山市加強食藥用菌、藍莓、小漿果等綠色生態資源綜合利用,精深開發綠色有機、營養健康等系列產品,推動長白山綠色食品搶占高端市場。
轉化優勢 加快振興
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打造更高質量的生態產業體系。白山市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加快打通“兩山”轉化通道。
——深入推進“森林四庫(水庫、錢庫、糧庫、碳庫)”建設。立足“立體資源寶庫”、國家級現代中藥和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等優勢,以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為契機,因地制宜發展林草藥材、森林飲品等產業。積極探索林業碳匯交易路徑,努力實現蓄水于山、搖錢于樹、固碳于木。
——夯實林業高質量發展根基。堅持系統思維,牢牢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和底線,持之以恒抓好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把林業改革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目標導向,找準“突破口”,補齊短板和不足。加大森林保護力度,全面落實采伐跡地更新造林、退化林修復、長白山主脈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治理后備資源培育、森林撫育、城鄉綠化、公路江河綠化等生態建設任務。加強森林資源源頭監管,積極發揮“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等協作機制作用,組織開展聯合巡林,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蔡沖春 金澤文 高源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