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琿春市楊泡滿族鄉東阿拉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有效激發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走出了一條興邊富民之路。
近日,記者在琿春宏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豬養殖基地看到,一排排干凈敞亮的豬舍內設施先進,為一群胖胖的豬仔提供了舒適的生長環境。東阿拉村黨支部書記吳宏介紹說,“養殖基地建有消毒隔離室、料庫、產房、保育舍、育肥舍等設施,豬舍采用自動投喂系統以及具備溫控和時控的通風換氣系統,目前有本村勞動力20余人在此就業。”
宏牧生豬養殖基地項目于2023年啟動,今年7月,基地引進仔豬2000頭、種豬600頭,目前均長勢良好,預計春節前可繁殖仔豬7500頭,年產值約4200萬元。今后,該村將持續優化養豬產業,積極擴大生豬養殖,逐步形成養殖、育肥、檢疫、屠宰、運輸一體化產業鏈條,全部達產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71.25萬元。
在東阿拉村,“牛產業”也很興旺。吳宏告訴記者,今年,鑫豐牧業小鎮項目啟動二期建設,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7.55萬元,吸引勞動力在村就業10余人。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存欄育肥牛1600頭,年出欄肉牛3000頭,產值約2400萬元。
發展經濟,東阿拉村“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齊頭并進。“歡迎家人們來到直播間,這里是書記助農直播間,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款大米是我們村自己的品牌,大米口感軟糯、咀嚼回甘……”在楊泡滿族鄉東阿拉村衛國戍邊黨小組黨團活動室,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與吳宏正通過直播間向網友介紹村里生產的大米。據統計,直播40天,共銷售大米3500余公斤,有效促進了群眾增收。
如今,電商直播成為東阿拉村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蜂蜜、木耳、大米等農家“好物”搭乘電商快車銷往千家萬戶。“農產品火了,致富路就寬了。”吳宏對記者說。他們將持續做好農產品品質把控,不斷拓寬銷售渠道,把家鄉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