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相文雅)今年以來,琿春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和所站的組織和平臺作用,建立多領域多部門聯動,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同頻共振,以群眾實際需求、文明風尚培育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接地氣、有人氣、冒熱氣的文明實踐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了時代文明新風尚。
日前,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邀請草根宣講員、小小宣講員及基層理論宣講“百姓名嘴”等,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內容,在森林山廣場舉行了多場主題理論宣講活動,用百姓視角、百姓語言,聚焦百姓需求,推動黨的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在森林山廣場設立農特產品展銷區,展銷優質農產品,講述琿春“三農”故事,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激發各族群眾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情。
為推進黨的理論進萬家,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構建了覆蓋中心、所站的紅石榴理論宣講隊伍,組織編寫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琿春紅色故事讀本》等宣講材料;組建多支“小小宣講員”隊伍和上百人的紅石榴草根服務隊伍,錄制宣傳中華民族精神和琿春紅色故事視頻,通過新媒體平臺向社會推送;積極整合宣講資源,廣泛吸納市委黨校教師、西部計劃“衛國戍邊”志愿者等組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基層宣講“百姓名嘴”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式宣講;從各行各業中挖掘“草根”宣講員,以身邊事為素材,有針對性地宣講國防教育故事、琿春歷史文化故事、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以“百姓話”述“百姓事”,構建“互動交心”的基層宣講模式,不斷提高理論宣講的覆蓋面和實際效果。
琿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宣教中心充分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弘揚主流價值,推進文明新風尚。引導所站整合文化廣場、黨群活動室等平臺,聚合群眾文藝團體、非遺傳承人等人才資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宣講黨的政策、關愛困難群體、普及健康知識、培訓致富技能、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風尚;以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為載體,組織社會力量、高校畢業生、愛心人士開展文明旅游引導和城市宣介服務活動,成立暖心車隊服務游客;開展助推常態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改變城鄉面貌,綠化美化家園,已累計投入服務人員2.67萬人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4.4萬小時;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主題活動900余場,服務群眾逾21萬人次;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舉辦相關活動180余場,惠及群眾6萬余人次;依托紅石榴文藝服務隊,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文明引導、文化教育、便民服務和綠色環保等內容有機結合,開展文藝演出和服務活動70余場,將文藝惠民向最基層延伸。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