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代黎黎)近年來,龍井市以現代農業為基、以旅游休閑為形,以鄉土文化為魂,立足邊境鄉村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挖掘鄉村自然和文化資源潛能、盤活閑置資源、調整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隆冬時節,自然風光獨特、地域特色鮮明的開山屯鎮船口村別具風情。目光所至皆是美景,尤其那裝修風格極富民俗特色的村史(鄉愁)館更為吸睛。
2023年4月,船口村利用86萬元轉移支付資金,將利用率較低的養老大院升級改造成村史(鄉愁)館,并將其設為開放型旅游參觀點,預計年接待游客7000人次。
“得益于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建設,我們村深挖特色資源優勢,建設了村史館、民俗餐廳、特色民宿等旅游項目,待明年開春全部投入使用后,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船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文斌告訴記者,該村正著力新建中高端民宿、露營咖啡館及游客接待中心,對原有閑置民房進行改造,對周邊路面進行硬化處理,增加綠化景觀,打造集觀光、餐飲、娛樂、購物、住宿、養生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業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游覽體驗。
在龍井市,深挖旅游資源,提升品位與檔次的村莊比比皆是,三合鎮三合村就是其中之一,該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深入實施旅游提速增收工程,努力打造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走進三合村梨花川大酒店,最直觀的感受是游客很多,從擺放在酒店前臺處那大大小小的行李就能看出,這里備受游客青睞。果不其然,記者看到在那個小型的熱帶植物園里,游客們正在爭相拍照“打卡”,熱度可見一斑。
“梨花川大酒店是三合鎮民宿、休閑觀光設施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由龍井三合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按照微型田園綜合體模式整體規劃,主要改造18間房屋和1300平方米的生態餐廳,是一個集住宿、餐飲、觀光、特色種植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能夠有效增強旅游的吸引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三合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加勝介紹說,該項目于2023年5月正式運營,帶動就業12人,帶動其他相關行業就業崗位30余個,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6.5萬元。
做大農文旅融合“蛋糕”,以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如今,龍井市正在實施的邊境文旅類產業項目共計20個,總投資約2.29億元,主要包括北興村民俗文化產業發展項目、三合鎮望江閣文旅項目、三合文化產業園項目和白金青少年素質訓練研學基地等,目前,已完工項目8個、在建項目12個,通過邊境鄉鎮文旅產業的不斷打造升級,吸引了大量游客到來,促進了住宿、餐飲和農產品消費增長。
農業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金”。龍井市著力傳承農耕文化,夯實農文旅融合基礎,自2021年以來,邊境鄉村累計接待游客量達13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達6500余萬元。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