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推動延邊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延邊州扎實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在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應用示范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從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穩步提升到數字政府建設頗有成效,從數字產業化小有規模到產業數字化初見端倪,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引擎力量賦能千行百業,讓生產更智能、生活更美好。
走進延邊博物館,一“點”即可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一“腳”可以走進闖關東的隊伍;通過“吉稅辦”征納互動平臺,納稅人身處外地也能辦理完成預繳稅款業務……延邊的社會生活,已悄然走進數字時代。
2020年,延邊州率先建成全省首個市(州)級電子政務外網城域網規范化管理平臺,已實現縣(市)、鄉鎮(街道)、村(屯)電子政務外網全覆蓋。建立了政務數據協調機制,強化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樞紐作用,開通共享網站賬號2491個,基本覆蓋全州各級組織機構。嚴格按照國家《政務數據資源目錄編制規范》要求,強化統籌調度,組織全州324個部門,對14869個政務服務事項逐一編目,梳理信息項達12.1萬余個,率先在全省實現事項覆蓋率達100%的目標。
斐然成績的背后是延邊州不斷夯實城市“數字底座”。延邊州圍繞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持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延邊創業軟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較強的科研和技術實力承建多個工程中心或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其設計研發的民政城鄉居民經濟狀況核對系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綜合平臺,曾被國家民政部、食藥監局等確認為優秀軟件產品。企業目前已成長為我省乃至東北地區軟件及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技術實力派企業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截至目前,延邊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數字產業化)相關企業共3086家,主要集中在光電信息、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其中,數字要素驅動業增長較快,在延邊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相關企業中,有三分之一分布在數字要素驅動業,數字經濟整體拉動作用明顯。
智慧“大腦”高效普惠民生。“真是太方便了,再不用左手拿單子、右手拿卡,來回忙亂翻找了。”前不久,延吉市民孫女士在醫院看病掛號時驚喜地說,“醫保可以‘刷臉’了。”
自2024年8月以來,延邊州醫療保障局在全州部分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開展醫保“刷臉結算”服務,深入推進智慧醫保迭代升級。醫保參保人通過“刷臉”快速完成掛號、繳費、結算等業務,無須帶卡、帶手機即可實現醫保報銷,大幅縮短看病就醫時間。
“我是個‘海淘迷’,之前是找代購,現在我是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國外的品牌化妝品和衣物。”琿春市民田靜告訴記者,現在電商平臺購物的周期比代購時間短,價格更實惠,質量有保障。
不僅顧客得到實惠,不少商家、企業也乘著“云逛街”“云帶貨”的東風,引來了一波波“流量”。記者在琿春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智能共享云倉看到,電商主播們正在進行直播帶貨,另一端的工作人員按照訂單信息快速打包,現場忙而有序。
近年來,在延邊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下,琿春市跨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琿春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相繼建成了商品展銷中心、網紅直播基地、智能共享云倉、電商孵化中心等功能區,開通了跨境電商TIR公路卡航、中俄跨境公路、鐵路郵路等業務。同時,與俄羅斯最大的綜合類電商平臺公司OZON開展中俄電商全物流鏈路合作,吸引了百余戶企業入駐,也讓很多我國企業依托琿春跨境電商實現商品“出海”。
看病不排隊、創業有平臺、快遞上門取……如今,延邊州將信息通信產業技術和物聯網技術融入城市建設,多點發力,圍繞社會生活各領域積極開發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智能應用系統,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扎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延邊跨越趕超。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本報記者 張偉國 張琰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