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平市委八屆九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現場。高強 攝
四平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于2024年12月31日召開。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市委書記王相民受市委常委會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并通過了《中共四平市委八屆九次全體會議決議》。
全會充分肯定了2024年市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2024年以來,面對持續加大的宏觀壓力和復雜繁重的發展任務,市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務實擔當、真抓實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預計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左右。
一是上項目、興產業,努力提升經濟質效。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截至目前,全市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61個,完成省定目標的113.5%,計劃總投資873.5億元;納入省調度系統省外1000萬元以上有資金到位項目504個,到位資金398.1億元、同比增長35%,位居全省前列。全力穩定工業基本盤,一手抓惠企服務,精準運用體檢、診斷、治療“三個報告”幫助企業破解難題,建立2024年四平市制造業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庫,推動宏寶萊植物蛋白飲料無菌冷灌裝智能生產技術改造、晟然食品年產2.5萬噸真空玉米等項目竣工投產,吉春鹿茸口服液等22戶企業64個產品(服務)晉級全省“吉致吉品”;一手抓轉型升級,精細化學品等6家單位獲評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數量位居全省第二,世寶機械等16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市納入省制造業“智改數轉”項目庫項目達到28個,宏寶萊、新天龍等4戶企業被評為省級綠色工廠,獲評數量位列全省第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國四平數字經濟產業園累計引進京東物流、榮耀終端等企業55戶、營收超5億元,被評為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四平市數字經濟科技創業園被評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葉赫那拉城“夜場主題燈光秀”、伊通世外桃源“光影夜游節”實現“白+黑”旅游產品供給,雙遼鄉村馬拉松賽跑出文旅融合新賽道,全市經濟街區(場所)累計接待游客756萬人次。搶抓“兩重”“兩新”機遇,爭取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57億元、申請金額全省第一;爭取消費品以舊換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75億元、拉動消費8.9億元,1月至11月,全市限上社零額同比增長3.5%。
二是促改革、擴開放,努力提振發展動能。堅持以高質量改革激活發展動能,大力推行“四極”審批新模式,1782個事項法定平均時限壓縮至3.5個工作日、比法定總時限壓縮19.9個工作日,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76.58%、全省領先,辦理“高效辦成一件事”26萬件,連續4個季度在全省“雙公示”考核中獲得滿分。進一步深化開發區改革,完善“賽馬”機制考核體系,經開區位列全省68家省級開發區綜合考評第7名,紅開區實現連續三年晉位。堅持以高水平開放增強發展活力。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三是抓三農、固根本,努力加快鄉村振興。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主糧作物良種覆蓋率實現100%,推廣水肥一體化等重大技術3806萬畝次,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94.7萬畝,整治“四溝四渠”3087公里、經驗做法在東北4省區推廣,糧食產量達98.02億斤、糧食單產穩居全省第一,實現“二十一連豐”。持續壯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規模經營,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四是辦實事、踐承諾,努力增進民生福祉。
五是防風險、守底線,努力維護安全穩定。
六是轉作風、強黨建,努力夯實根本保障。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制約四平振興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仍未根本解決。一是經濟發展沒有達到預期。二是項目建設水平亟待提升。三是歷史債務償還壓力較大。四是保障改善民生還需加力。五是干部能力作風有待加強。對于這些問題,市委常委會將認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本報記者 崔維利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