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5日是小寒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寒,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小寒物候:初侯雁北鄉(鄉,向,導之義。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花信風梅花;二侯鵲始巢(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花信風山茶;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鳴也,感于陽而后有聲),花信風水仙。
小寒,氣溫類節氣,表示天氣開始寒冷,會有雪霜。農諺有“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這時的茶樹在冬季休眠期,停止采摘制茶,而有“冬剪”。茶諺語有“宰茶宰平頭,露頭枝莫留”,此時節如進行茶樹的“冬剪”,茶枝條砍至與茶園茶樹群體齊平,露頭枝條一根也不要留,這樣來年才能發枝興。
茶諺語有“茶身三次膿,茶粕一次清”,茶樹一年三次茂發盛長,要敢大砍枝修剪,還要把落地的茶籽和形成的植物膿死垃圾,一次性清除光。古有詩云:小寒大雁北鄉看,百泉凍藏蒼崖干。掃雪煮茶梅綻芳,石枰下棋鶴頂冠。膝上橫琴撣心塵,枝中臥雪笑風寒。茶人賞梅入佳境,喜鵲筑巢把盅端。
“大寒不冷小寒冷”,從小寒開始,進入冬季的最后一個月,也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個月。此時人保養身體,首要的是防寒。《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天冷之時,人順應節氣,保暖祛寒,“去寒就溫”而養藏陽氣,避免傷腎;要少出大汗以“無泄皮膚”,防止陽氣外泄;要安心靜養,減少操勞,“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小寒時節,適宜飲黑茶(熟普洱茶、六堡茶、金尖茶等,最好是五年以上的),溫和驅寒,補益陰精,增強腎的封藏功能。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黑茶“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口腔唾液少而干、易口腔潰瘍的人,飲普洱茶可以緩解。腎在液為唾,唾為口津,生于舌下,從口中唾出,能潤澤口腔。《素問·宣明五氣》說:“五臟化液………腎為唾”。腎陰虧虛常見唾液分泌不足而口舌干燥,更因液中唾不足而頻潰瘍或潰久不合。黑茶可提升腎水而生唾消炎。云南的熟普洱茶還有減肥茶,降糖茶之稱,其有消脂的功效,昆明醫學院試驗證明其降脂效果好于西藥。
此時亦可飲青茶即烏龍茶,要有焙火工序的烏龍茶(如武夷巖茶), 以涵養脾胃,平衡五藏,收斂衛氣。
小寒之時,人應注意去除體內的濕毒,為即將到來的春季做好準備。此時天冷,人體水液的代謝相對緩慢,體虛的人會出現小腿浮腫的現象,可以飲用紅茶祛水。紅茶性溫和,可增強心臟功能,補益陽氣。但心火過旺或腎水過衰的人、心臟有疾病的人不宜在冬季飲用喝紅茶。
亦可飲用老白茶(如白牡丹、壽眉等,最好在5年以上)。白茶入肺經,有潤肺之功效。在集中供暖地區生活、工作者,此時飲白茶,以潤肺,去毒火。
冬季飲茶一定要喝熱的,涼茶水就不要喝了。
《神農本草經》云:“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茶葉是世界公認最有益于人體的品飲!
贈言:寧可食無肉,不可飲無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趙飛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開宇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