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寒冬凜冽,榆樹市五棵樹鎮廣隆村的田野卻一片繁忙。幾臺打包機馬力全開,秸稈迅速被壓縮成捆,整齊排列在田間。村黨總支書記叢百元在旁認真記錄當天秸稈打包量,村民們正為2025年春耕積極籌備。
曾經,廣隆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業生產主體分散。2014年,榆樹市天雨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村黨總支成員深入調研,決定打破“單打獨斗”,采用土地流轉與股權分紅結合的“支部帶頭、全民入股”模式。村干部帶頭出資,消除村民顧慮,構建“利益共同體”。如今,合作社入股資金從600萬元增至900萬元,固定資產達1500萬元,土地流轉面積占全村95%,580戶農戶入社,占比80%,村民收入穩步提升。脫貧戶馮彥感慨地說:“過去靠救濟,現在土地入股能分紅、能賺錢,生活有盼頭。”
(資料圖片)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廣隆村增收的關鍵。在政策支持下,村里統一規劃改造耕地,實施“糧食增產綜合技術”。自2014年起,開展耕地整理、灌溉設施建設等工作,引進寬窄行種植、“水肥一體化”技術,提升土地肥力與種植效率。叢百元帶領大家改良72臺(套)農機具,解決下種、下肥不精確問題。數據顯示,改造后的高標準農田玉米每公頃產量超2.5萬斤,較之前提高30%左右。
(資料圖片)
此外,合作社優化種植結構,實施玉米大豆輪作項目,解決土地板結問題。他們還建立日產50噸的熟榨笨榨精煉植物油廠,推出“廣隆盛”品牌豆油與綠色小米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2020年后,合作社改良利益分配模式,村民每公頃土地至少增收千元。2022年,合作社純利潤達245萬元,村集體分紅20萬元,農民年均收入3.2萬元,實現大幅增長。社員張先民稱贊說:“合作社事事為村民著想,加入合作社省心又增收。”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