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一直是“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問題。1月15日下午,全省兩會召開民生主題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2024年民生實事完成情況和2025年民生實事安排情況,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住建廳、省衛健委、省體育局、省殘聯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
據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省委、省政府確定了25項民生實事,涵蓋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7個領域。截至2024年底,25項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取得顯著成效。
2025年,將重點推進20項民生實事,包括社會保障、困難群體救助、教育惠民等7個方面。社會保障方面2項:一是提高特困人員救助保障水平;二是將參加職工醫保的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等五類人員納入生育保險覆蓋范圍。困難群體救助方面2項:一是為10萬名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現“應救盡救”;二是為1萬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教育惠民方面4項:一是建設100間校園冰雪運動訓練室(場);二是實施中小學校教室燈光照明改造;三是開展“陽光少年夏令營”活動;四是持續推進“求學圓夢行動”。醫療服務方面3項:一是為重點地區新生兒免費提供遺傳代謝病篩查服務;二是為重點縣(市、區)小微企業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免費提供職業健康檢查;三是建設醫療“影像云”。養老助老方面3項:一是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廳和助餐點1000個;二是為7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三是提高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標準。文體生活方面2項:一是免費向學校困難學生和特殊群體發放惠民購書卡5萬張、電子閱讀卡9萬張;二是建設24個群眾滑冰場,26個戶外健身中心。公共設施方面4項:一是新增完成100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任務;二是提高專業化物業服務面積覆蓋率;三是實施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開工6000套;四是改造客運班線公交化線路120條。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省教育廳將在全省開展中小學校校園冰雪運動訓練室(場)試點建設,計劃2025年在全省中小學校建設100間冰雪運動訓練室(場),其中含90間訓練室、10個訓練場。按照冰雪運動項目類別,設定了4套項目方案,其中校園冰雪運動訓練室2套,包括雪上項目運動訓練室和冰上項目運動訓練室;校園冰雪運動訓練場2套,包括雪上運動項目訓練場和冰上運動項目訓練場。省教育廳將全面實施“教室燈光照明改造工程”,對照國家標準,對全省中小學校尚未達標的教室實施燈光照明改造。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截至2024年末,全年籌集中省級資金47.3億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77.48萬人,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月人均643元和483元;保障特困人員9.11萬人,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月人均846元和616元;給予10.13萬人次臨時救助,人次均救助水平1150元。全省建成助老餐廳1327個,截至去年年底累計建成1876個。
2025年,將提高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當地上年度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提高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根據特困人員具備、部分喪失、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情形,分別達到當地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10%、20%和30%。開通“吉林救助”手機端受理小程序。通過新建、改建、合作方式,建設1000個助老餐廳和助老餐點,實現鄉鎮、城市社區全覆蓋。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今年將提高專業化物業服務面積覆蓋率列入民生實事,主要采取5項舉措:一是實施大物業管理;二是實施國有物業統管;三是實施舊改接管;四是實施“菜單式”服務;五是實施業主自治;力爭到2025底,長春市專業化物業服務面積占住宅總面積比例達到87%、其他城市達到75%以上。2024年是國家啟動城中村改造的第一年,全省已有5166戶城中村居民實施改造,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25年全省實施城中村改造,計劃通過建設、收購方式籌集安置房6000套,已納入省政府重點任務和民生實事。
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24年,全省累計為7834名6-9歲適齡兒童實施免費牙齒窩溝封閉服務;為6187名新生兒提供遺傳代謝病免費篩查服務;完成751名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任務,完成率達150.2%。省衛健委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體驗方面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群眾看病需求。在全省范圍內,組織36家城市三級醫院、23家城市二級醫院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陸路邊境縣、少數民族聚居縣、醫療服務能力薄弱縣等在內的41個縣級醫院、113個有幫扶需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成了對口下沉幫扶關系。自2024年10月工作開展以來,三個月時間,全省累計下沉幫扶醫務人員5178人次,開展巡回醫療服務1465次,累計服務患者26.7萬人次。另一方面,積極拓展便捷就醫,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截至目前,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中,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和設置老年人優先就診綠色通道,配置輪椅、老花鏡等必要設施的機構達到了100%,開展門診“一站式”服務的機構達89%;全省符合檢驗結果互認標準的機構加至271家,影像檢查結果互認標準的機構增加至180家,超聲檢查結果互認機構增加至132家;307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一次就診只掛一次號服務”,累計服務人次285.5萬人次,免除門診掛號費用約2652.91萬元。
2025年,將重點關注新生兒、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兩個重點人群健康,確定牽頭實施民生實事2項。一是為白山、白城、延邊地區新生兒提供免費遺傳代謝病篩查服務;二是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健康檢查。
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24年,利用各級體彩公益金,在全省建設群眾滑冰場32個、多功能運動場32個、健身步道30條、籠式足球場20個、輪滑場10個、鄉鎮(街道)補短板項目10個、健身廣場5個、小型體育公園6個、鄉村振興和興邊富民項目10個、“國球兩進”非標準足球場2個、社區智慧化健身房6個,配建一代健身路徑200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材20套、“國球兩進”乒乓球臺400個,全省99個體育部門所屬的公共體育場館實現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
2025年,持續以“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為抓手,建設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持續推動體育公園建設。計劃完成配建健身路徑200套,“國球兩進”乒乓球臺400個,“國球兩進”智能室外健身器材12個,建設健身廣場2個,健身步道10條,輪滑場5個,社區智慧化健身房2個,多功能運動場10個,群眾滑冰場24個,新建或改擴建小型體育公園或小型健身中心6個,完成鄉村振興和興邊富民項目6個。同時,全省109個場館實現低免開放。2025年,將深入開展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參考我省“十百千萬”賽事活動體系,夯實“健康吉林·爽動盛夏”和“健康吉林·樂動冰雪”兩大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全民健身線上活動,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互補、貫穿全年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
省殘聯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時說,2025年,省委、省政府繼續把殘疾人康復服務納入民生實事,將從三個方面著手,推動落實好今年的民生工作。一是完善保障制度,讓政策支持更有力。相關政策計劃在今年3月底前出臺。二是加大資金投入。今年,在省財政廳的大力支持下,省級財政安排補助專項資金5880萬元,支持各地開展殘疾人康復服務。三是創新服務載體,促質效提升增活力。緊抓基層助殘服務平臺——“吉康之家”試點工作,通過有效整合康復服務、托養照護、就業幫扶和文化體育等服務功能并向社區(鄉村)下沉。目前已經在34個縣(市、區)確定試點機構43個。此外,還將通過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重點項目,力爭實現有需求的殘疾人康復服務全覆蓋,確保符合康復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應救盡救”。為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今年,我省還將啟動《吉林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積極探索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制度+服務”式的改革舉措。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鵬宇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