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柳河縣柳河鎮里仁村里,紅彤彤的燈籠高高掛起,鞭炮燃放后的煙火氣息混合著村民家中飄出的美食香味,令人倍感溫馨。
里仁村,地處柳河縣城東北郊,名字源于《論語·里仁篇》“里仁為美”,寓意深刻,而如今的里仁村,也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份美好。
在果蔬產業基地,草莓大棚成為新春的熱門打卡地?!白甙?,摘草莓去呀,就在咱家門口柳河!”來自梅河口市的李女士攜好友前來,品嘗著香甜的草莓,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大棚內,暖意融融,草莓植株綠意盎然,一顆顆果實點綴其中,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里仁村的草莓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柱。據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2016年,4名黨員牽頭,20多戶村民攜手成立金彭農作物專業種植合作社,開啟以草莓為主的棚膜果蔬產業發展之路。多年來,合作社全方位負責育種培育、種苗購置與技術指導,帶動全村發展棚膜經濟。
如今,里仁村的果蔬產業已頗具規模。以草莓、葡萄為主的果蔬大棚發展到72棟,占地面積近300畝,年銷售收入達420萬元。其中,草莓大棚36棟,總規模68.4畝,每棟大棚年產草莓9000斤,平均凈收入5萬元。“草莓在元旦剛下來的時候40元一斤,供不應求。5月盛果期,批發價每斤賣到10元。”在大棚里忙碌的種植大戶張穎說。草莓從元旦上市,一直持續到6月,7月后葡萄、桃、香瓜等陸續登場,四季不斷檔。
借助冰雪旅游經濟的東風,鎮村加大宣傳,“金彭草莓”聲名遠揚,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采摘,最多時每天達200人次。曾經為銷路犯愁的草莓如今供不應求,種植戶的腰包鼓了起來。
草莓產業不僅富了本村村民,還像一塊磁石,吸引周邊村鎮勞動力。附近的困難戶、低保戶,種完地后無需外出打工,紛紛在大棚里從事栽苗、除草等工作,年帶動務工 800余人次,人均增收近3萬元。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里仁村的鄉風文明建設也成果豐碩。村里打造“家風家訓示范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等,讓游客在體驗采摘樂趣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近年來,里仁村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文明村鎮”,2024年榮獲“吉林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稱號。喜迎蛇年,里仁村的村民們決心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一幅更加美好的鄉村振興畫卷。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沈紅梅 本報記者 畢瑋琳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