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向上、忘我奉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更好地傳承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今年全國兩會上,我省全國人大代表、住吉全國政協委員就此展開熱議,探討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賡續雷鋒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這是雷鋒日記中的一句話,也是徐艷茹代表的人生格言。日常工作中,身為一名紡織工人的她緊盯操作細節,反復練習接頭、換紗的速度與精準度;主動學習設備保養知識,減少故障率;帶頭參與技術攻關,幫助班組提升效率。“我所承擔的細紗工序是紡紗流程的‘心臟’,稍有疏忽就可能影響成紗質量,甚至造成資源浪費。多年來,我嚴謹把控每一道工序,堅信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責任,把重復的事做出新意就是創新。”徐艷茹表示,將繼續立足崗位,通過專業技能的提升實現崗位價值的最大化,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雷鋒精神,歷經數十載風雨洗禮,依然熠熠生輝,它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遲日大委員表示,要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建設,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更多人參與到學雷鋒活動中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蔚然成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道德滋養。
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是雷鋒精神的典型標志。白玉晶是一名來自遼源市水務集團公司的基層人大代表,在城市排水清掏崗位上工作了27年,早已成為遼源市排水管網的“活地圖”。2009年,她當上排水維護隊隊長后,常接到居民求助解決排水問題。但排水維護隊僅負責市政道路排水管網及設施,社區管網超出了維護范圍。于是,她動員維護隊里的3名黨員成立志愿服務隊,義務為市民服務。如今,志愿服務隊人數增加到14人,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污泥為伴,干得熱火朝天。
多年來,白玉晶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中國好人等榮譽,在平凡崗位中成就了不平凡。“學雷鋒重在行動、貴在堅持,我要把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賡續傳承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為民服務先鋒。”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特派記者 趙夢卓 王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