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加工助力通化縣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在通化縣,群山環抱間不僅有優良生態之景,還蘊藏著人參產業蓬勃發展所鑄造的“金山銀山”。
作為國家“長白山人參”地理標志保護縣之一、人參標準化種植重點發展區域、“人參全產業鏈典型縣”,通化縣“四好”路徑、全產業鏈發展格局,賦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眼下,白山松水春寒料峭,通化縣東來鄉廣袤山林之中,林下山參經歷“冬藏”,靜待“春發”。
“咱們的參都是在林間自然生長,用長白山區野生人參種子繁育,基本不施加人工干預,品質好,15年之后才陸續‘起參’,參齡最高的已達25年。”參農趙永生告訴記者,好參不愁賣,福建、香港等地都有固定收購的客商。
堅守道地育好參,通化縣提升“好林”標準、打造“好種”芯片,探索打造人參林下生態種植新模式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全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優質人參產區。
同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該縣從種植、精深加工到銷售,全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用創新之“鑰”,向“深”突破,打造出產業發展新優勢。
位于通化縣的吉林東舟生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金花菌固態發酵人參及產業化項目,是國內首家使用金花菌固態發酵研發生產金花人參系列產品的項目,并實現規模化生產。
“金花人參系列產品的稀有性在于其獨特的生物發酵過程,可提高人參成分的生物活性,使人參皂苷種類從23種增加到41種,小分子皂苷增加18種,其中小分子皂苷Rg3、Rg5、Rk1等綜合增加10倍以上,實現了人參產業‘1+1>2’效應。”公司董事長郭洋說。
在吉林鑫業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活性山參粉和活性山參凍干片以“新”提“質”,發力高端。
公司總經理張家秋告訴記者:“專利加工工藝有效保留了新鮮林下山參的活性糖蛋白、皂苷類等有效成分,在口腔中可瞬間溶解、迅速吸收,是目前市場上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先進生產工藝的活性林下山參產品。”
如今,“參”耕品質,向“新”突破,通化縣一批人參精深加工企業實力強勁,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通化縣現有人參加工企業千余家,其中參威、一洋、玉隆參業等大型人參加工企業30家。開發出人參藥品、飲品、保健品、化妝品、食品五大系列600多種人參精深加工產品。2024年,全縣人參全產業鏈總產值為150.27億元。
與此同時,健全產業“鏈條”,通化縣全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參產品研發基地、加工基地、銷售基地和人參文化旅游基地,通化快大人參產業園形成集種植、倉儲、加工、銷售、研發、檢測及中小企業孵化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集群。
當前, 通化縣緊抓全省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在提升“好林”標準、打造“好種”芯片、增強“好法”賦能、推動“好品牌”建設的同時,全力謀劃通化縣人參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項目,確定了“一產增量、二產增質、三產擴銷”人參產業發展思路,助力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李銘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