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素有“鋼鐵駝隊”之稱的中歐班列在汽笛聲中悠然啟程,把滿載的貨物運往沿線國家和地區;
琿春,遠道而來的進口鮮活帝王蟹揮舞著巨鉗,“張牙舞爪”地被發往全國各地;
延吉,從水上市場滿意而歸的游客,倏忽涌入一街之隔的進口食品超市,把各色新鮮吃食放進購物車……
一幕幕鮮活的場景,映照出吉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奮進身影,折射出吉林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的前進姿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對東北全面振興至關重要。對標新要求、錨定新發展,吉林如何實現新突破?
把改革開放作為“關鍵一招”
回望來路,吉林上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開放發展成效喜人、碩果滿枝。
吉林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吉林省出口677億元,同比增長8%;進口1087.1億元,同比增長3.4%。從進出口市場看,我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973.5億元,同比增長8.8%;對RCEP國家進出口246.7億元,同比增長12.9%。
“吉林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吉林商會終身榮譽會長葛堅認為,近年來,吉林在深化改革與經濟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成績斐然。
葛堅表示,近年來,吉林省開放發展的道路走得愈發穩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效顯著,傳統的汽車、石化產業通過技術革新,提升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是積極布局,搶占市場先機。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黑土地上不斷涌現出規模化、科技化的農業生產模式,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
讓改革舉措可感可及
為了讓“引進來”的發展機遇“留得住”、用得好,吉林人的奮斗馳而不息。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可感可及。
近日,吉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高水平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結合省情實際提出35條具體舉措,旨在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據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張貴剛介紹,35條措施主要包含主體培育、平臺躍升、市場開拓、業態創新、科教交流、文旅“出海”、政策協同、通道暢通八大行動,旨在充分釋放政策疊加效應,努力在開放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務實的政策,彰顯出我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也引導企業凝聚起奮發有為的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通化谷紅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步長制藥副董事長趙菁來自醫藥企業一線。采訪中,趙菁針對醫藥領域的開放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趙菁認為,民間中醫藥古方是歷代中醫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在治療特殊疾病或提供特殊療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要促進中醫藥古方與地方藥企合作,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推動實現民間中醫藥古方的全球保護與傳承。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如何答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考題?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認為,吉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要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產業結構、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作為發力點,積極探索完善跨部門統籌機制,形成“教育筑基、人才支撐、科技驅動、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秦和表示,吉林外國語大學著力搭建本碩博一體化國際立交橋,全要素推動學校國際化辦學進程,繼續發揮多語種優勢,順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深度開展東北亞五國地方志翻譯、輿情分析和咨政服務,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為提升吉林對內對外開放水平貢獻力量。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吉林勢必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放眼全省,這一理念正在成為現實。
趙菁認為,林下參作為一種高效復合生態經濟系統模式,是吉林省的寶貴名片。她表示,要以林下參為抓手打造吉林參產品國際品牌,制定林下參溯源標準、加大融資引資力度、加大技術攻關,規范人參交易市場,多措并舉助力吉參品牌走向世界。
“在對外開放方面,充分利用東北亞的地緣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拓展海外市場。”葛堅提出,還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精簡行政審批流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企業營造更公平、更具活力的發展環境。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記者 陶連飛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