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產業鏈和產業孵化平臺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光電信息產業不斷取得新突破。
如何進一步發揮研究所技術創新優勢,推動科技創新與地方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推吉林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張學軍表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計劃重點開展以下4項工作。
打好光電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吉林省在光電技術創新方面擁有較好技術基礎和人才優勢。要發揮好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引領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光電領域重大創新方向論證;聯合省內、國內優勢力量,聚力攻堅,加快攻克制約我國科技和高端產業發展的核心、瓶頸難題,如高端科研儀器、原子級制造等,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
深化“光+X”協同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光電技術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可以為眾多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將繼續深化光學與吉林省內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的交流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高標準建設吉光實驗室,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吉光實驗室是省委、省政府批準建設的3個省實驗室之一,重點就是要解決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的轉化難題。將通過“HOPE”模式,即建設科技創新高地(Highland)、培育優質光電(Optoelectronics)項目、搭建產業支撐平臺(Platform)、塑造產業發展引擎(Engine),全面推進吉光實驗室建設,推進光電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深入推進研產學融合育人,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撐。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要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大任務、大平臺、大團隊優勢,高等院校師資和創新優勢,以及產業部門資源和實踐優勢,深入推進教育、科技、產業協同育人。通過設立人才培養專項、建設公共實踐平臺、假期學校、專項培訓等多種方式有效增加高水平創新人才供給,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撐。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特派記者 王堡增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