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這片土地寄予厚望。春節前后一個月內,總書記的足跡踏遍東北三省,行程里飽含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愛,也滿懷對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長遠考量。
如何把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
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政府工作報告中釋放的民生好消息,令我省全國人大代表、住吉全國政協委員和干部群眾倍感振奮,大家認為,民生實事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大局穩定,只有齊心協力推動各項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見效,讓更多的“民生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才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從關切處入手 完善醫療保障
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每年都謀劃安排一批民生實事,作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集中物力財力,用心用情扎實辦好。
今年春節,公主嶺市退休老干部李春元過得格外舒心。“我患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壓及冠心病,在省城專家的診療下,得到顯著緩解,如今自己都能開車了。”李春元提到的省城專家,是2024年省中醫藥管理局啟動的“名中醫走基層”活動選派的國家級和省級名中醫。活動期間,全省40位名中醫到縣級中醫院輪流坐診,發揮名中醫資源優勢,提升縣域中醫藥服務能力。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始終將患者“所需、所想、所求”作為全省醫療衛生工作的發展方向,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體驗方面下功夫、出實招。一方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群眾看病需求;另一方面,積極拓展便捷就醫,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各項與群眾就醫感受密切度高的服務舉措在全省大力推廣,讓人民群眾切實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近年來,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藥越來越受到海內外以及社會各方關注。如何發揮中醫藥優勢,讓更多人“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成為百姓的新期待。
全國政協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冷向陽認為,應進一步整合學校科研資源和力量,不斷探索中醫藥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路徑,加強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推動中醫藥產業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為推動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從柔軟處著力 補齊養老短板
走進長春市萬興社區敬老餐廳,安靜溫馨的環境讓人倍感親切。老人們井然有序地排隊打飯,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邊品嘗著美味可口的飯菜,一邊愉悅地嘮著家常。
近年來,吉林省聚焦老年人就餐剛需,堅持高位推進,注重分類實施,精心謀劃布局,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共建共享、優質高效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受到老年人的普遍認可和歡迎。
全國政協委員曹武表示,養老問題是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的重大民生事項,事關發展全局、百姓福祉。“我省高度重視養老工作,推動新時代養老服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孝親愛老蔚然成風。”
曹武認為,當前,傳統養老模式面臨資源分配不均、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他建議,探索“以老養老”互助模式,鼓勵健康、低齡的老年人參與到養老服務中,形成互助養老的良性循環。“應圍繞制度保障、服務平臺、參與模式、評價機制、養老觀念等方面,多措并舉,協同發力,實現制度創新突破,更好推動‘以老養老’互助模式落地與推廣,讓所有老年人都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從關鍵處用功 提升教育水平
通過烤蛋糕和自制果汁中維C含量的測定,揭示日常活動中的科學原理;探討運動后的乳酸堆積和化妝品中的重金屬,運用科學知識和原理更好地理解健康和安全……在東北師大附中舉辦的“解鎖身邊科學奧秘,感知科學無窮魅力”的學生論壇活動上,學生們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和研究項目,展現了他們對科學的深刻理解和創新思維,見證了科學教育的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邵志豪表示,在“雙減”的背景下,要不斷做好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加法,為他們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式教學和項目式學習提供一定的空間和內容,讓他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們要繼續鉚足干勁、攜手同心,加強高質量學校教育體系建設,厚植教育沃土,呵護萬千學子茁壯成長。”邵志豪說。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緊緊圍繞國家需求和群眾關切推進教育改革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這讓全國人大代表秦和感觸頗深。“其中還特別提到‘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這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秦和表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對民辦高校而言,不能僅僅滿足于提供就讀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聚焦高等學校多樣化發展路徑,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參與發展高等教育,釋放民辦高校體制機制優勢。
過上美好生活,是百姓的共同期盼;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讓我們攜手共進,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趙夢卓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