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天氣還有些許涼意。走在蛟河市天崗鎮窩集口村的道路上,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新和煎餅的香甜。
窩集口村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這里的人們一直有制作煎餅的傳統。過去,煎餅只是村民自家餐桌上的主食,制作簡單、產量有限。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鄉村旅游的興起,窩集口村的煎餅逐漸走出家門,成為人們日常餐桌上喜愛的特色美食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村民劉秀富的煎餅作坊是村子里眾多煎餅作坊中的一個。每天清晨,劉秀富和姐姐劉秀梅就早早地起床,開始準備煎餅的原料。他們選用當地優質的玉米、小米、黃豆等,經過浸泡、磨漿、發酵等多道工序,制作出的煎餅口感酥脆、香甜可口,有著濃郁的糧食香味。
來到劉秀富的煎餅作坊,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響,爐火格外的旺。工人熟練地舀起一勺面糊,倒在燒熱的鏊子上,然后迅速用刮板將面糊攤開,不一會兒,一張薄薄的煎餅就成型了,輕輕拎起,整齊地碼好。在煎餅攤制的過程中,還會根據顧客的口味,加入其他材料,如芝麻、大棗等,讓煎餅的味道更加豐富多樣。
“春節期間,來買煎餅的人特別多,不僅有本地的村民,還有很多游客。”劉秀富一邊忙著手里的活計,一邊笑著說,“我們每天從早忙到晚,雖然有點累,但是心里是甜的。”
小小的煎餅作坊,不僅為劉秀富一家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也成了窩集口村鄉村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隨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里,村子里的其他產業也得到了帶動和發展。農家樂、民宿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除了經濟上的收益,煎餅攤還承載著窩集口村村民濃濃的鄉愁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制作煎餅的過程中,劉秀富和姐姐會將一些傳統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傳授給年輕一代,讓這門手藝得以延續和發展。“煎餅是我們窩集口村的特色美食,也是我們的文化傳承。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上我們的煎餅,也能帶動更多的村民創業致富。”劉秀富說。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于佳明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文君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