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化市“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上線啟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生態治理現代化。
據了解,“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項目是集環境管理與政務服務為一體的監管平臺,以“1+1+1+N”模式構建,即1個數據資源中心、1個綜合服務平臺、1個決策支撐平臺及N個環保業務平臺。
“數據資源中心為環境數據的集中管理和信息發布提供統一管理,為政府、企業、公眾提供數據支持;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公眾提供環保信息服務,實現環境質量信息發布、環保信息宣傳、在線辦事等功能;決策支撐平臺提供‘智慧化’決策支持,提升管理效能;N個環保業務平臺覆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環境評價審批、環境突發事件處置等業務職能。”通化市生態環境信息中心負責人彭飛介紹。
讓通化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生態環境更優美,為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保護服務,該平臺開發了政務端APP和公眾端APP。其中,政務端APP有效整合生態環保工作數據資源,通過數據匯集、信息處理、決策支持、信息共享,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宏觀的生態環境現狀總覽、數據分析、智能預警及決策指揮等功能,為各類型事件的處置提供移動便捷的辦理落實渠道;公眾端APP主要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生態環境數據信息公開服務,并聚焦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打通環境信訪舉報投訴線索征集渠道,實現環境狀況的信息公開、環境管理的公眾監督、環境治理的公眾參與。
“通化‘智慧環保’大數據平臺采用‘5G網絡+AI+大數據+安全’等技術,群眾可以通過APP實時監測通化市的空氣、水源等環境數據。同時,為提高平臺運行質效,市生態環境局同步啟動‘生態環保義務監督員’招募工作,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環境管理中來。”通化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張鐵軍說。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記者 李銘 孫鑫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