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嬰兒時,用米湯可以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
網上有博主稱,米湯、蓮藕粥營養豐富,足以替代母乳和配方奶粉喂養寶寶,可以讓寶寶長得更壯,引起了很多育兒家庭的困惑。
流言分析
這是謠言。
無論從營養結構,還是從健康收益的角度,母乳都可以說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而合格的配方奶粉,雖然比不上母乳,但也足以保證嬰兒健康成長。但如果聽信該博主說法,改為長期用米湯喂養,則可能造成嬰兒營養不良甚至更嚴重的后果。該博主目前也已因為編造毫無科學根據的謠言,被平臺禁言。
近日,有自稱“食療師”的自媒體賬號宣稱“米湯可以完全替代奶粉和母乳”,關注營養學和醫學知識的網友當然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論調不靠譜,但仍然有一些網友難以辨明真偽。
圖片截自微博
嬰兒期是人體各個重要組織、臟器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保障安全的環境和充足的營養極為重要。米湯和蓮藕粥的營養成分遠不足以維持寶寶的健康發育,一旦有人受此言論誤導,可能會給正在發育的寶寶帶來難以逆轉的損傷。因此,我們鄭重地整理出這篇文章,希望不要有寶寶因為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而受到實際的傷害。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
在大量的科學研究提供的數據支持之下,“母乳是新生兒最完美的食物”已經成為科學界的共識。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建議在新生兒出生后的前六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
“純母乳喂養”指的是母乳為嬰兒唯一的食物,不額外喂水或其它液體,不添加嬰兒配方奶粉或其他輔食。
嬰兒出生滿六個月后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前提下增加輔食,這種母乳+輔食的飲食結構稱為“部分母乳喂養”。部分母乳喂養建議至少持續至出生后 12 個月。
母乳之所以受到科學界的一致認可,不僅因為母乳的營養全面,可以保證嬰兒能量消耗、生長發育的全部需求,還有很多額外的益處。在營養成分上,母乳大約含有 87%的水、3.8%的脂肪、1.0%的蛋白質和 7%的乳糖。其中,脂肪和乳糖分別提供了乳汁 50%和 40%的能量。
除了供能外,母乳中的脂肪對于寶寶的生長、中樞神經發育、免疫調節、認知和運動系統的發育等均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乳糖則有助于鈣和其它礦物質的吸收,還與較低的乳糖酶缺乏癥發病率有關。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隨著不同的母乳階段而動態變化,因含有較高比例的乳清蛋白,而比配方奶粉、牛奶更容易消化。母乳蛋白質中還包括雙歧因子、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種生物活性蛋白,對于幫助寶寶預防疾病有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母乳中還含有除維生素D和K之外的大多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
臨床研究證實,母乳喂養對于寶寶的健康不僅有即時的好處,還有長遠的裨益。柳葉刀的一篇薈萃分析顯示:母乳唯一不僅在喂養期間有幫助寶寶健康發育、抵御多種感染的功效,能預防寶寶下頜發育不良導致的咬合不正,還能降低寶寶未來人生中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所以,無論從營養結構,還是從健康收益的角度,母乳都可以說是寶寶最完美的食物。
配方奶粉:一直在模仿,從未能超越
盡管母乳的益處廣受認可,但實際生活中,還是有不少家庭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全按照指南的建議實現母乳喂養。此時便需要配方奶粉作為母乳的替代品。對此,家長們千萬不要過于擔心甚至自責,因為合格的配方奶粉盡管仍比不上母乳,但也足以幫助寶寶健康成長,接下來就詳細說說。
事實上,配方奶粉作為母乳的替代品,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模仿母乳的營養結構。FDA 對于嬰兒配方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都有具體而細致的要求,有醫學組織建議:制造商應該保證即便配方奶粉作為寶寶唯一的食物來源時,也必須能滿足 4 個月以內寶寶生長發育的全部營養需要。
各國政府對于配方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制造工藝、產品質量、成分安全性等都有詳細的規定和嚴格的監管。這就意味著,只要是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產品,其營養成分都參考母乳的成分經過精心的調配,以盡量滿足對應發育階段寶寶的成長需要。雖然仍然不如母乳那樣完美,但與未經改造的牛羊乳以及其它天然食品相比,配方奶粉一定是最接近母乳的食物了。
米湯不僅營養不足,而且有額外風險
宣揚用米湯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的自媒體賬號,在言語之中不斷暗示配方奶粉和母乳都不如自己熬的米湯,那么這是真的嗎?
如果你耐心看完了前文,其實心中已經能得出結論了。大米的營養結構和母乳有很大的不同,只食用大米對于成年人而言,營養尚且遠遠不夠,更何況是腸胃嬌弱、需要特殊營養的發育中的嬰兒呢?
母乳中 90%的供能物質為脂肪和乳糖,而大米的主要成分以淀粉為主,脂肪含量極少,大米中的蛋白質也以谷蛋白為主,不同于母乳中更容易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更不用說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維生素和礦物質與大米的區別了。
無論是什么樣的大米,無論如何熬煮,大米的營養結構都不會發生本質變化,所以如果長期以米湯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很容易造成寶寶的營養不良。
這并非危言聳聽,國外某些貧困地區在母乳喂養之外以米湯作為主要輔食,導致了令人擔憂的兒童營養不良問題和上升的兒童死亡風險,臨床上也有因為用米湯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喂養,導致低蛋白血癥、體重增長遲緩等嚴重營養不良癥狀的案例。流行病學調查還發現使用包括米飯在內的碳水化合物進行替代性喂養會增加嬰兒膀胱結石的風險。
除了營養結構不合理本身的問題之外,熬煮米湯還有無機砷過量的風險。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建議 5 歲以下的嬰幼兒及兒童都不應該以米漿代替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以及一歲以后的牛奶),因為米漿中可能含有過量的砷。這和大米的產地可能關系不大,因為大米天然就比其他谷物吸收更多的砷,大米和大米制品中的砷含量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被關注的議題。
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接觸過多的無機砷可能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這也是大米和大米制品受到額外關注的原因。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寶寶不能吃大米或者米制品。選擇砷含量在安全范圍以內的大米或者米制品,適量食用而不是把大米作為唯一的或者主要的食物,安全性是足夠的。
總結起來,針對“米湯可以完全替代奶粉和母乳”的論點,本文的意見是:
1、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食物,在條件允許時,6 個月內的嬰兒應該盡量純母乳喂養,6 個月后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
2、配方奶粉是母乳的替代品,目前是替代母乳的最佳食物,不如母乳但優于其它食物;
3、米湯無法代替母乳和配方奶粉,6 月以上的嬰兒可以適當攝入大米和米制品,但要注意警惕砷過量。例如嬰兒滿 6 月后添加輔食時即可食用鐵強化的米粉。
截至這篇文稿完成時間,社交平臺已經將“米湯可以代替母乳”的內容發布者予以禁言和扣除廣告收益等處罰,算是阻止了有害信息的進一步傳播。但愿已經受到誤導的人可以看到這篇文章,免得嬰兒的健康受到損害。
圖片截自微博
網上的健康信息魚龍混雜,有不少有用的知識,也有不少過時或錯誤的觀點。希望那些醫學知識薄弱的群體能有機會多接觸到正確的醫學信息,也希望每個人在看到偏離常規的“健康小妙招”時能多一分思考和警惕,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照“謠”鏡
在當下的網絡空間中,總有一些博主“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也許缺乏相關知識,也許只想博眼球出位,總愛不顧對大眾的惡劣影響,發表一些背離主流科學理論的激進言論,以此獲取流量。對此我們應當保持懷疑精神,運用理性,看看哪種觀點的證據更多,質量更好。以此次該博主造的謠為例,關于母乳和配方奶粉的研究都已足夠多足夠深入,更有證據表明長期只以米湯為食將造成嬰兒營養不良和健康問題,而該博主并未提供有力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因此,我們應當相信主流科學結論,喂養嬰兒時選擇母乳和配方奶粉。
來源:科學辟謠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