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明新風,近日,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白城市洮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風吟鳶舞 春日‘箏’好”文明實踐活動 。
活動現場,指導教師講述了清明節的由來,與孩子們分享了介子推的忠義故事以及清明的傳統習俗。“清明爸爸媽媽會帶我們去踏青”“古時候還有插柳的習俗”……聽了指導教師的講解,孩子們紛紛站起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知道的清明習俗。
緊接著,指導老師介紹風箏文化。“風箏,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曾用于軍事,在時代更迭中走進民間,成為百姓喜愛的娛樂活動。”與此同時,大屏幕播放出規整大氣的硬翅風箏、靈動飄逸的軟翅風箏等各類型風箏,精美的風箏讓孩子們目不暇接,現場驚嘆聲此起彼伏。
隨后,備受期待的風箏DIY環節正式開始。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蘸取五顏六色的顏料,在空白風箏上精心創作。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繪制出五彩斑斕的圖案,有可愛的卡通形象、夢幻的城堡以及充滿童趣的春日美景,每一個風箏都承載著家庭的歡樂與春日的美好。
“三、二、一,放!”廣場上,孩子們放飛手中的風箏,奔跑著、歡笑著。湛藍的天空中,五彩繽紛的風箏隨風起舞,承載著孩子們的純真夢想與美好祝福。看著越飛越高的風箏,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活動現場洋溢著溫暖與希望。
當最后一只風箏隱沒在天際,活動也接近尾聲。孩子們手中風箏線雖已收起,但心中對清明習俗和傳統技藝的熱情卻愈發高漲。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春日歡聚,更是一次文化傳承的接力。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孫紅 付曉蕾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磊 尹雪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