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無如春最好,一春最好是清明”。4月4日,清明節氣帶著追思與新生的交融,在如煙細雨與縷縷思念中悄然而至。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兼具自然與人文內涵的特殊存在,也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重要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列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清明節掃墓祭祖、吃青團、放風箏等習俗。
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便是慎終追遠,“終”與“遠”的辯證關系中包括了更為遼闊深廣的時空。深埋于黑土之下的熱血,正化作今日枝頭的新芽。在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學生們自發前來敬獻鮮花,學習楊靖宇將軍帶領抗聯將士抗擊侵略者的光輝歷史;四平戰役紀念館里,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講起了過去的戰事;沿著G331國道蜿蜒向北,走近通化集安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軍歌,仍在江風中激蕩著跨越時空的回響。清明在“吉”,來場紅色追思之旅,心懷對歷史的敬畏與感恩,更好地展望未來。
圖片來源于悠游吉林
清明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近年來,古禮祭掃、到博物館里探史尋根等活動受到年輕游客的喜愛。清明假期,吉林省各地博物館活動豐富,吉林省博物院開設了“黑土地 紅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風云歷程”展覽,偽滿皇宮博物院的“1920年代:風尚逾百年新媒體藝術展”以沉浸式光影技術再現歷史。長影舊址博物館、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吉林市博物館、白山自然博物館、永吉縣博物館等將于清明假期期間延時閉館,為旅客的文博之旅開啟“暢游”模式。
眼下,吉林大地褪去冬日的素裹,換上了五彩斑斕的春裝,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在2025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動上,吉林省就有2條春季鄉村游線路獲得全國推介,分別是“吉林省(遼源市)東遼縣醉美東遼鄉韻,宿在田園歸心”和“吉林省(延邊州)敦化市敦化民俗賞春踏青游”。沿著這兩條線路打卡“吉”美春天,既能領略到田園風光與民族風情的完美交融,亦可享賞花踏青之趣。
圖片來源于悠游吉林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古老農諺,如今已升級為“云端種地,智慧務農”的現代圖景。在四平,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吉林一號”衛星正利用多期亞米級分辨率影像和多光譜影像給耕地做“CT掃描”;在白城,鎮賚縣創新推出新型生物質水稻育苗基質,與傳統取土育苗相比,新型基質可以增加秧苗盤根量,減少黑土開采量;在舒蘭,朝陽鎮新旭村的菜農采用滴灌技術和有機肥培育大棚蔬菜,用精細化管理詮釋著現代農業的致富密碼。
清明假期,天氣如何?據吉林省氣象臺預計,4月4日至6日,北方大部地區晴朗天氣居多,隨著氣溫逐漸回升,白天暖意明顯,適宜出行。在此溫馨提示,晝夜溫差較大,早晚出行需添衣保暖。
清明前后濕氣較重,人們容易受到濕邪侵襲,專家建議,應該早臥早起,以養臟氣,老年群體易出現關節疼痛等病癥,要做好保暖防濕的保健工作。
圖片由AI生成
清明既是與過去的鄭重告別,也是迎接新生的儀式。清明風起,春山可望,踏一路芬芳,念一份悠長,愿心向美好,不負當下,愿天地清明,春暖山河,人間安康。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子惠/文字 李琳/海報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