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圖們江的薄霧時,G331各個施工現場都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記者駕車沿著G331一路行駛,視野隨車轉過山間急彎,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身著熒光黃工裝的工人在云梯車平臺上緊張地進行著施工,電鉆與巖壁碰撞的尖嘯聲在山谷間激蕩。
G331項目吉林段延邊段副指揮長程志緊盯著施工現場:“現在進行的是上邊坡阻擋網防護工程,我們采取分層開挖、錨桿鉆孔加固的工藝,就像給山體穿件‘鋼筋鐵甲’。”說話間,鉆孔機噴出的粉塵如薄霧彌漫,但工人們精準的操作分秒未停——他們要盡快完成作業,確保下方國道及時恢復通行。
山腰平臺處,副指揮長程志看著已經恢復通行的山道介紹:“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主要是沿江路段,地勢一側臨江一側臨崖,區域狹窄,施工變道基本沒有,交通組織困難。因此,我們將科學管理、科學組織,組織施工單位、相關建設人員開始24小時輪班作業,做到人歇機不歇。”
歷經一個小時的車程,龍巖隧道口赫然矗立。走進這座正在生長的山體“血管”,潮濕的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水泥氣息,洞壁上LED燈帶延伸向黑暗深處。在掌子面作業區,三名工人裹著防塵面罩,手持遙控器校準機械臂角度,飛濺的漿液在他們防護服上凝結成灰褐色浮雕。
G331項目吉林段05標段項目經理李剛說:“我們進場之后就開始雙向對打,否則按一年工期來說非常緊張,雙向對打可以將工期壓縮一半,同時,我們今年春節180多名工人都沒有回家,在隧道里吃著工地餃子跨年,為追趕隧道工期,冬季也沒有一刻停工。”
走出隧道時夜幕初臨,洞外寒風呼嘯,身后的隧道內施工聲音仍在回蕩,工人們正在一刻不停地澆筑這條穿越凍土帶的鋼鐵長城。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鄒鵬亮 呼榮梅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