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翠花走千村》欄目記者走進輝南縣朝陽鎮長青村。青山環抱間,在梅花鹿養殖基地里,200余頭梅花鹿悠然踱步、低頭覓食。誰能想到,這個曾因產業單一、村集體經濟薄弱發展滯后的小村莊,如今正以梅花鹿養殖為支點,實現產業發展與鄉村治理的蝶變。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無人問津”到“產業興旺”,長青村以鹿興業激活力,實干創新奏響振興曲。
村黨支部書記蔡景文回憶起那段艱苦的創業史時說:“當初決定養鹿,不少人都說我們是異想天開??稍圻@山林,漫山遍野的野果青草,清冽的山泉水,分明就是為梅花鹿準備的天然養殖園!”
為了說服村民,黨員干部們踏上了“破冰之旅”。他們奔赴東北各地的先進養殖基地,白天在鹿舍里觀察記錄,晚上擠在簡陋的招待所里整理筆記。蔡景文更是把專家請到村里,在場院里搭起臨時講臺,手把手教村民辨別鹿群的健康狀態,調配科學的飼料配方。養殖大戶王成余說:“那些日子,村部的燈光總是亮到深夜,黨員干部們圍坐在一起,反復研討養殖細節,像一群備戰高考的學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如今的長青村,已不再是那個困守傳統的小村莊?!敖斩捛噘A+精料補充”的飼喂模式,不僅讓養殖成本降低了40%,更讓鹿群健康率保持在98%以上。曾經閑置的土地,如今成了聚寶盆;曾經冷清的村莊,回蕩著豐收的歡歌。
產業發展的浪潮,也悄然改變著村莊的治理生態?!拔拿鲗嵺`積分制”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調動了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熱情。村頭的積分超市里,生活用品琳瑯滿目。李大姐自豪地說:“現在大家見面,第一句話不是問吃了沒,而是問今天積了多少分?”
在“村民議事會”的議事廳里,褪色的墻皮見證著村莊民主決策的進程。梅花鹿養殖基地二期擴建時,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為土地流轉出謀劃策,為利益分配精打細算。這種主人翁的姿態,讓每一項決策都浸潤著民意,也讓每一次改變都凝聚著民心。
近年來,長青村還創新推出“網格+微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多個治理網格,每個網格由黨員擔任網格員,負責收集村民訴求、調解矛盾糾紛。如今,村民家中大事小情,都會第一時間聯系網格員,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
此外,長青村深挖鄉土文化資源,成立了由老黨員、鄉賢組成的“家風評議團”。每月開展“最美家庭”“孝老愛親模范”評選活動,將好家風故事編成朗朗上口的快板詞,在村文化廣場表演。春節期間,村里還會組織寫春聯、扭秧歌等傳統民俗活動,讓年輕人在歡聲笑語中重拾文化記憶。這些舉措不僅讓鄰里關系更加和睦,更讓文明鄉風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上。
夕陽西下,長青村的直播間里,主播力薦鹿產品的優點;旅游線路上,游客與梅花鹿親密互動,歡聲笑語回蕩在山林間。蔡景文望著鹿群,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我們要讓長青村的梅花鹿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讓這鹿角上的星光,照亮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畢瑋琳 通訊員 王珍臻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